三、九针之义应天人

《类经》书籍目录

(《素问·针解篇》)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九针之法,各有所宜也。)人皮应天,(包复万物,天之象也。)

人肉应地,(浓静藏物,地之象也。)人脉应人,(动静有期,盛衰有变,位于天地之中,人之象也。)人筋应时,(时主周岁,筋束周身,应其象也。)人声应音,(音以声生,备五行也。)人阴阳合气应律,(人有六阴六阳以合天气,律之象也。)

人齿面目应星,(森罗布列,星之象也。)人出入气应风,(呼吸出入,风之象也。)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形体周遍,野之象也。)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此结上文九针之用,各有所宜也。)人心意应八风,(此下复明上文不尽之义也。人之心意多变,天之八风无常,故相应也。)人气应天,(气属阳而营运不息,故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发之多,齿之列,耳之聪,目之明,五声之抑扬清浊,皆纷纭不乱,各有条理,故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人阴阳脉血气之行于肉中,亦犹经水之在土也,故应于地。)人肝目应之九九窍三百六十五人一以观动静天二以候五色七星应之以候发母泽五音一以候宫商角征羽六律有余不足应之二地一以候高下有余九野一节俞应之以候闭节三人变一分人候齿泄多血少十分角之变五分以候缓急六分不足三分寒关节第九分四时人寒温燥湿四时一应之以候相反一四方各作解。(此一百二十九字,古经蠹简,义理残缺,必有遗误,不敢强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九针之义应天人《类经》
  2. 九针之宜各有所为《类经》
  3. 九蒸苍术散《医方考》
  4. 九针之一《黄帝内经太素》
  5. 九蒸大黄《医方考》
  6. 九针之要《类经》
  7. 九蒸地黄《医方考》
  8. 九针之二《黄帝内经太素》
  9. 九蒸黄精《医方考》
  10. 九针原始歌《刺灸心法要诀》
  11. 九种咳嗽方一首《外台秘要》
  12. 九针原始歌《医宗金鉴》
  13. 九种心疼痛在胃脘《医学传心录》
  14. 九针应天地人时以起用《针灸素难要旨》
  15. 九种心痛《中医名词词典》
  16. 九针要解《黄帝内经太素》
  17. 九种心痛《圣济总录》
  18. 九针要道《黄帝内经太素》
  19. 九种心痛《中医词典》
  20. 九针形《续名医类案》
  21. 九种心痛方三首《外台秘要》
  22. 九针推论《类经》
  23. 九种心痛秘方《华佗神方》
  24. 九针图《古今医统大全》
  25. 九种心胃痛《奇效简便良方》
  26. 九针图《针灸大成》
  27. 九种诊断法诊察小儿温热《重订广温热论》
  28. 九针统论《圣济总录》
  29. 九注《中医词典》
  30. 九针所主《黄帝内经太素》
  31. 九转《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