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用药总论附

《古今名医汇粹》书籍目录

东庵曰∶药品多端。理可融会,性不过寒、热、温、凉,味不过辛、甘,酸、涩、苦、咸六种而已。寒者凝滞,热者宣行,温者热之次,凉者寒之轻,酸则必收,涩则必固,苦则必降,辛则必散,咸能润下,甘能缓中。香燥者其性窜烈,多服则耗气。滋润者其性濡湿,多服则伤脾。消导者其性甚劣,多服则破气。推荡者其性迅烈,多服则伤阴。渗泄者其性下流,多用则走泄。诸凡种种,可以类推。是能于去病之功,但用之不宜偏务;推有补益之品,久服多服不妨,但不宜呆补。以行滞分消之品,用之则万全而无弊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名医汇粹》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名医汇粹》书籍目录
  1. 用药总论附《古今名医汇粹》
  2. 用药总论《伤科汇纂》
  3. 用于5~8岁儿童几个修改测验《医学心理学》
  4. 用药中病不必尽剂《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5. 用于融合的动物骨髓细胞系《实验动物科学》
  6. 用药治法《寿世保元》
  7. 用针尺寸取穴法《针灸神书》
  8. 用药之法《药鉴》
  9. 用针法《灸法秘传》
  10. 用药增损法《外科精义》
  11. 用针方宜《针灸素难要旨》
  12. 用药用方辨《医学启源》
  13. 用针呼吸法《普济方·针灸》
  14. 用药用方辨《卫生宝鉴》
  15. 用针略例《备急千金要方》
  16. 用药宜审分两为先《医门补要》
  17. 用针略例《普济方·针灸》
  18. 用药宜精审慎勿疏忽记《证治心传》
  19. 用针脉法《子午流注说难》
  20. 用药宜禁论《脾胃论》
  21. 用针十四法《古今医统大全》
  22. 用药宜禁《医学纲目》
  23. 用针说《痧胀玉衡》
  24. 用药宜忌论《血证论》
  25. 用针勿忌?神《景岳全书》
  26. 用药须使邪有出路《读医随笔》
  27. 用针勿忌尻神《外科选要》
  28. 用药无据反为气贼《卫生宝鉴》
  29. 用针先诊反治为害《类经》
  30. 用药温凉须防秘泄论《外科精要》
  31. 用针虚实补泻《类经》

《古今名医汇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