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生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基础

《医学心理学》书籍目录

儿童心理是否健康,首先要重视其先天素质的优劣。一个儿童生来大脑发育不全,他无论如也成不了心理健康的人;染色体畸变的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的孩子,他无论如可也成不了人格健康全的人,所以说,优生乃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基础。

1.恋爱与婚姻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婚姻应当是恋爱的美满结果,没有深厚的爱情基础,不应仓促结婚。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近亲和有某些遗传性疾病的人不能结婚,他们生育后代身心发育畸形的可能性大。让他们继续繁衍后代,社会上必在增加心理不健康的成员。

结婚后,夫妻之间应当进一步发展并深化恋爱的爱情,互相敬慕、相亲相爱、建立和睦家庭。美满和睦的家庭气氛,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如果让孩子整天在父母的相互谩骂、诋毁、攻击之中生活,势必引起孩子焦虑恐惧、心情矛盾、痛苦不安。一旦父母离异,他们孩子大都在心理上受到挫折。

2.受孕年龄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这些年来的研究认为,妇女妊娠的最佳年龄为25~29岁。如果不满20岁就妊娠生子,往往因生殖器官尚未充分发育成熟,易于影响子代身心健康;如果超过35岁方妊娠生子,则往往由于卵细胞开始老化,生殖器官也衰退,先天愚型及其它畸形儿的发生率也相应提高。

3.胎教对子代心理健康的影响所谓胎教,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实施最佳措施。母体是胎儿的小环境,孕妇的生理和心理活动变化都会波及到胎儿。

孕妇的情绪在胎教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认为,孕妇的情绪变化中通过血液和内分泌成分的改变对胎儿产生影响。孕妇如果经常心境不佳,忧愁、苦闷、焦躁烦恼、悲伤愠怒、恐惧紧张等,会使胎儿脑血管收缩,减少脑的供血量,从而影响脑的发育,过度的紧张恐怖甚至可以造成胎儿大脑发育畸形。Eichmann Ecsenius ,1952年调查德国柏林和其它几个区共55家医院,在1933年希特勒上台前的七年间,新生儿神经系统畸形发生率是1.25%;在希特勒法西斯统治下的七年内,畸形发生率上升到2.38%;在1940年至1945年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畸形率又上升到2.58%;战败后的1946年至1950年的五间期间,畸形率竟高达到6.5%。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孕妇情绪与胎儿大脑发育之间的密切关系。美国心理学家D.R.Othinger 和 J.E.Simmons 的研究发现,孕妇如紧张焦虑,其子女长大后也情绪不稳。大量研究还证明,情绪困扰的孕妇还易于在妊娠期间和分娩时引起合并症。例如,严重焦虑的孕妇往往伴有恶心呕吐,并易于导致早产流产、产程延长或难产。难产对孩子身心健康危害很大,因为新生儿在产道中时间过长,引起窒息、缺氧,必然对神经系统有损害,对心理活动有影响。有人认为儿童脑功能轻微失调综合征(多动症)就与难产损伤有关。所以孕妇要正确对待分娩这一自然生物现象,消除焦虑、解除紧张、正常分娩,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

现在通过当代科学技术对胎儿的研越来越多,有人用子宫同窥镜直视胎儿,发现胎儿的眼睛能随送入的光亮而活动,触及其手足可产生收缩反应;外界音响可传入胎儿听觉器官,并以引起主率改变。据此,有人提出两种直接训练胎儿的方法。

一是对胎儿进行抚摸训练,激起胎儿的活动积极性。做法是孕妇平卧,腹壁放松,双手指压腹部,胎儿受压后出现蠕动。经过此训练的婴儿站立行走较早。但有早期宫缩者禁用。二是对胎儿进行音乐训练,发现胎儿愿接受低沉委婉的音乐,而不愿接受尖、细、高阔的音响,当用丝竹乐器演奏欢畅轻柔的乐曲时,胎儿在腹内出现安详舒展的蠕动,出生后再听到同类乐曲时就兴高采烈、手舞足蹈。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学心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学心理学》书籍目录
  1. 优生是儿童心理卫生的基础《医学心理学》
  2. 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3. 优生学《医学遗传学基础》
  4. 优良制剂规范《医院药学》
  5. 优质的中医书籍《中医之钥》
  6. 优殿《证类本草》
  7. 《中医词典》
  8. 用中西二法调治肾脏性水肿《余无言医案》
  9. 《古今医案按》
  10. 用针虚实补泻《类经》
  11. 《银海指南》
  12. 用针先诊反治为害《类经》
  13. 忧愁(养生余录 上)《古今医统大全》
  14. 用针勿忌尻神《外科选要》
  15. 忧膈《中医词典》
  16. 用针勿忌?神《景岳全书》
  17. 忧恚(huì会)《中医词典》
  18. 用针说《痧胀玉衡》
  19. 忧恚无言《黄帝内经·灵枢》
  20. 用针十四法《古今医统大全》
  21. 忧恚无言《灵枢悬解》
  22. 用针脉法《子午流注说难》
  23. 忧恚无言《内经评文》
  24. 用针略例《普济方·针灸》
  25. 忧恚无言篇《医旨绪余》
  26. 用针略例《备急千金要方》
  27. 忧气《中医词典》
  28. 用针呼吸法《普济方·针灸》
  29. 忧伤《中医词典》
  30. 用针方宜《针灸素难要旨》
  31. 忧伤《校注医醇剩义》

《医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