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

《类经》书籍目录

(素问四气调神论,前篇四气调神,言四时相承之病,此言当时之病。)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一岁之气,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春夏主生长,秋冬主收藏。春令属木,肝胆应之。藏气法时论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故逆春气,则少阳之令不能生发,肝气被郁,内变为病。此不言胆而止言肝者,以脏气为主也。后彼此。)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夏令属火,心与小肠应之。藏气法时论曰∶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故逆夏气,则太阳之令不长,而心虚内洞,诸阳之病生矣。)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秋令属金,肺与大肠应之。藏气法时论曰∶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故逆秋气,则太阴之令不收、而肺热叶焦,为胀满也。)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冬令属水,肾与膀胱应之。藏气法时论曰∶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故逆冬气,则少阴之令不藏,而肾气独沉。藏者藏于中,沉者沉于下。肾气不蓄藏,则注泄沉寒等病生矣。)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生成之所由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今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善养生者,宜切佩之!)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能顺阴阳之性,则能沉浮于生长之门矣。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知守其门,则圣人之能事也。)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阴阳之理,阳为始,阴为终。四时之序,春为始,冬为终。死生之道,分言之,则得其阳者生,得其阴者死;合言之,则阴阳和者生,阴阳离者死。故为万物之始终,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苛音呵,残虐也。)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圣人与道无违,故能行之;愚者信道不笃,故但佩服而已。夫既佩之,已匪无悟,而尚称为愚;今有并阴阳不知而曰医者,又何如其人哉?!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正此谓也。)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阴阳即道,道即阴阳,从道则生,何者不治?逆道则死,何者不乱?若反顺为逆,则阴阳内外,皆相格拒。内格者,逆天者也。世有逆天而能生者,吾未之见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类经》
  2. 四时养老通用备疾药法《养老奉亲书》
  3. 四时阴阳外内之应《类经》
  4. 四时瘟疫统治《奇效简便良方》
  5. 四时用药法《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6. 四时望法相参《望诊遵经》
  7. 四时用药加减法《内外伤辨》
  8. 四时吐泻治分表里《幼科释谜》
  9. 四时用药例《卫生宝鉴》
  10. 四时通用男女妇人方《养老奉亲书》
  11. 四时脏脉病有太过不及《类经》
  12. 四时调摄(养生余录 上)《古今医统大全》
  13. 四时贼风邪气大论《针灸甲乙经》
  14. 四时调摄《养生导引秘籍》
  15. 四时之变《黄帝内经太素》
  16. 四时调摄《古今医统大全》
  17. 四时之刺《类经》
  18. 四时所宜《饮膳正要》
  19. 四时中风方四首《外台秘要》
  20. 四时所病《中西汇通医经精义》
  21. 四时作用气上气下秘法讲论三十六法《针灸神书》
  22. 四时所病《推拿抉微》
  23. 四兽饮《时病论歌括新编》
  24. 四时顺逆辨《冯氏锦囊秘录》
  25. 四兽饮《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6. 四时受病原委《友渔斋医话》
  27. 四兽饮《仁术便览》
  28. 四时摄生篇《寿世青编》
  29. 四兽饮《瘴疟指南》
  30. 四时伤寒不同《医学纲目》
  31. 四顺附子汤《妇人大全良方》

《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