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贼风鬼神

《类经》书籍目录

(《灵枢·贼风篇》全)

黄帝曰∶夫子言贼风邪气之伤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离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离贼风邪气,其故何也?(贼者,伤害之名。凡四时不正之气,皆谓之贼风邪气。详运气类三十六。室穴者,古人多穴居也。非不离贼风邪气,言虽避风邪而亦有病者何也?)岐伯曰∶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尝有所伤,谓故有所伤也。或伤于湿气,留藏于分肉血脉之间;或有所堕坠,恶血留而不去;或卒然喜怒不节,则气有所逆;或饮食不适其宜,则内有所伤;或寒温不时,致腠理闭而卫气不通。凡此五者,皆如下文之所谓故邪也。)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开者,谓冒露于风寒也。故邪在前,风寒继之,二者相值,则血气凝结,故为寒痹。《痹论》曰∶寒气胜者为痛痹也。)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其或有因热汗出而受风者,虽非贼风邪气,亦为外感。必有因加而发者,谓因于故而加以新也,新故合邪,故病发矣。)黄帝曰∶今夫子之所言者,皆病患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气,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鬼神之事,盖自古惑之矣,故帝特以为问,在欲发明其义以示人也。怵,出、恤二音。毋,无同。)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及有所慕,血气内乱,雨气相抟。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故似鬼神。(故邪者,言其先有病邪,如上文之湿气堕坠喜怒寒温之类,留而未发之谓也。恶者,恶其所憎也。慕者,慕其所好也。故邪未发而新邪复触之,则五志为邪所凭,血气因而内乱,邪正先后,两气相抟,而邪妄之病生矣。但病所从来者,其机甚微,有非闻见可及,故人以鬼神为疑。不知迹似鬼神,而实非鬼神之所为也。)黄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胜,先知其病之所从生者,可祝而已也。(祝者,巫咒之属,即祝由也。胜者,凡百病五行之道,必有所以胜之者;然必先知其病所从生之由,而后以胜法胜之,则可移精变气,祛其邪矣。病有药石所不及,非此不可者,惟先巫知之,故可祝而已也。然则先巫用祝之妙,正不在祝,其机在胜之而已。鬼神祝由详按,在论治类十六,当与此并观。祝,咒同。)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贼风鬼神《类经》
  2. 贼风方一十二首《外台秘要》
  3. 贼风候《诸病源候论》
  4. 贼风《内经评文》
  5. 贼风挛痛《新修本草》
  6. 贼风《备急千金要方》
  7. 贼风挛痛《普济方·针灸》
  8. 贼风《中医词典》
  9. 贼风偏枯《女科证治准绳》
  10. 贼风《灵枢悬解》
  11. 贼风偏枯候《诸病源候论》
  12. 贼风《圣济总录》
  13. 贼风篇《医旨绪余》
  14. 贼风《中医名词词典》
  15. 贼风入腹《中医词典》
  16. 贼风《黄帝内经·灵枢》
  17. 贼风邪气乘虚伤人《类经》
  18. 贼痘门主论《疡医大全》
  19. 贼邪《中医词典》
  20. 泽茵茶《茶饮保健》
  21. 怎样避免火罐烫伤《中医刺灸》
  22. 泽夭《中医词典》
  23. 怎样食补有益《老年食养食疗》
  24. 泽泻夏茶《茶饮保健》
  25. 怎样选用滋补性食物《中医饮食营养学》
  26. 泽泻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27. 怎样选择保健茶饮《茶饮保健》
  28. 泽泻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29. 怎样选择茶具《茶饮保健》
  30. 泽泻汤证《经方实验录》
  31. 怎样选择配料《茶饮保健》

《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