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二、得气失气在十二禁

《类经》书籍目录

(《灵枢·终始篇》)

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病少气而形肉未脱,其脉躁急,其病躁而厥逆者,气虚于内,邪实于经也,当缪刺之,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所刺在络,其用轻浅,则精气之散者可收,邪气之聚者可散也。)深居静处,占神往来,闭户塞牖,魂魄不散,专意一神,精气之分,毋闻人声,以收其精,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言刺此者,须必清必静,聚精会神,详察秋毫,令志在针,庶于虚实疑似之间,方保无误也。)浅而留之,微而浮之,以移其神,气至乃休。(用针之道,所重在气。上文言少气者,气之虚也。以气虚邪实之病而欲用针,故宜浅而留之,贵从缓也。微而浮之,惧伤内也。但欲从容以移其神耳。候其真气已至,乃止针也。)

男内女外,坚拒勿出,谨守勿内,是谓得气。(既刺之后,尤当戒慎,男子忌内,女子忌外。忌外者,坚拒勿出。忌内者,谨守勿内。则其邪气必去,正气必复,是谓得气。)凡刺之禁∶新内勿刺,新刺勿内。已醉勿刺,已刺勿醉。新怒勿刺,已刺勿怒。新劳勿刺,已刺勿劳。已饱勿刺,已刺勿饱。已饥勿刺,已刺勿饥。已渴勿刺,已刺勿渴。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乘车来者,卧而休之,如食顷乃刺之。出行来者,坐而休之,如行十里顷乃刺之。(以上连男内女外共为十二禁。)凡此十二禁者,其脉乱气散,逆其营卫,经气不次,因而刺之,则阳病入于阴,阴病出为阳,则邪气复生,粗工勿察,是谓伐身,形体淫 ,乃消脑髓,津液不化,脱其五味,是谓失气也。(淫 ,荡散也。不知所禁,妄为刺之,则阴阳错乱,真气消亡,是谓失气也。 音逸。)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得气失气在十二禁《类经》
  2. 得气和候气《中医刺灸》
  3. 得强则生《中医词典》
  4. 得气《中医词典》
  5. 得神《中医名词词典》
  6. 得气《中医名词词典》
  7. 得神《常见病自测》
  8.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及胃炎55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9. 得神《中医词典》
  10.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随访疗效《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1. 得时《中医词典》
  12. 得乐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十二指肠溃疡5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3. 得手《陆地仙经》
  14.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伴幽门螺杆菌阳性者36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5. 得守者生《中医词典》
  16. 得乐治疗消化性溃疡30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7. 得位《中医词典》
  18. 得乐治疗胃十二指肠疾病36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19. 得治法《石室秘录》
  20. 得乐治疗上腹痛300例疗效分析《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1. 《中医词典》
  22.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浅谈《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3. 德化政令不能相过《类经》
  24.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62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5. 德流气薄《中医词典》
  26. 得乐治疗慢性胃炎193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7. 德诺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门脉高压性胃病14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8.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及对幽门螺杆菌的作用《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29. 德清某《曹仁伯医案论》
  30. 得乐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238例《中国幽门螺杆菌研究》
  31. 德全不危《中医词典》

《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