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项腋头面诸经之次

《类经》书籍目录

(灵枢本输篇)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此下言颈项中诸经之次也。缺盆,足阳明经穴,居横骨之上,左右各一。缺盆之中,即任脉之天突穴,是为颈前居中第一行脉也。)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一次者,次于中脉一行,足阳明也。其动脉名曰人迎,即颈中第二行脉也。)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二次于足阳明之外者,手阳明也。穴名扶突,在颈当曲颊下一寸,人迎后一寸五分,即第三行脉也。)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三次于手阳明之外者,手太阳也。穴名天窗,在颈大筋前,曲颊下,扶突后,即第四行脉也。)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四次于手太阳之后者,足少阳也。上出天窗之外,而颈中无穴,是第五行脉也。此云天容者,系手太阳经穴,疑误。)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五次于足少阳之后者,手少阳也。穴名天牖,在颈大筋外,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是第六行脉也。牖音有。)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六次于手少阳之后者,足太阳也。穴名天柱,在挟项后大筋外廉发际陷中,是第七行脉也。)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七次于足太阳之后而居颈之中央者,督脉也。穴名风府,在项后入发际一寸,自前中行任脉至此,是为第八行,而颈脉止于此也。)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此言腋下二经之脉也。手太阴之穴名天府,手厥阴之脉名天池,二穴俱在腋下三寸,然天府则在臂 内廉,天池则在肋间乳后一寸也。)刺上关者, 不能欠;刺下关者,欠不能 。刺犊鼻者,屈不能伸;刺两关者,伸不能屈。(此言取穴之法有所验也。 ,张口也。欠,张而复合也。上关,足少阳客主人也,在耳前开口有空,张口取之,故刺上关则 不能欠。下关,足阳明穴也,在客主人下,合口有空,开口则闭,故刺下关则欠不能 也。犊鼻,足阳明穴也,屈足取之,故刺犊鼻则屈不能伸。两关,内关外关也,内者手厥阴,外者手少阳,俱伸手取之,故刺两关则伸不能屈也。)足阳明挟喉之动脉也,其 在膺中。(此下乃重言上文六阳经脉以明其详也。挟喉动脉,即足阳明人迎也。阳明之脉,自挟喉而下行于胸膺,凡气户、库房之类,皆阳明之 ,故曰其 在膺中。)手阳明次在其 外,不至曲颊一寸。(此复言扶突穴,在足阳明动 之外,当曲颊下一寸也。)手太阳当曲颊。(此复言天窗穴也。)足少阳在耳下曲颊之后。(耳下曲颊后,仍如上文言手太阳之天容也。此非足少阳之穴而本篇重言在此,意者古以此穴属足少阳经也。)手少阳出耳后,上加完骨之上。(此复言天牖穴也。)足太阳挟项大筋之中发际。(此复言天柱穴,挟后项大筋中发际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项腋头面诸经之次《类经》
  2. 项昕《中医词典》
  3. 项瘿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4. 项下桃《外科十三方考》
  5. 项痈《续名医类案》
  6. 项痛《针灸素难要旨》
  7. 项痈《证治准绳·疡医》
  8. 项痛《中医词典》
  9. 项与手争《中医词典》
  10. 项痛《黄帝内经太素》
  11. 项中疽《中医词典》
  12. 项太阳《中医词典》
  13. 项中疽《证治准绳·疡医》
  14. 项似拔《中医词典》
  15. 项肿与头相统《古今医统大全》
  16. 项上肉龟疮门主论《疡医大全》
  17. 《本草纲目》
  18. 项森《中医词典》
  19. 《得配本草》
  20. 项软第二十五问《婴童百问》
  21. 象胆《雷公炮炙论》
  22. 项软《中医词典》
  23. 象豆《证类本草》
  24. 项强有痰热客经《古今医统大全》
  25. 象皮《玉楸药解》
  26. 项强穴《中医词典》
  27. 象皮《中药炮制》
  28. 项强痛《医碥》
  29. 象皮《本草备要》
  30. 项强痛《医碥》
  31. 象皮《本草易读》

《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