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经》书籍目录

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见藏象类二十八。)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脉满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阴阳一。《天元纪大论》作喜怒思忧恐,见运气三。暴怒伤阴以下四句,又见论治十八。)

东方生风,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南方生热,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中央生湿,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西方生燥,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北方生寒,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藏象五。)

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其病发惊骇。(藏象四。)

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散,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疾病七十九。)

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虚则肾气乘矣,怒则肝气乘矣,悲则肺气乘矣,恐则脾气乘矣,忧则心气乘矣。(疾病二十九。)

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主。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 脱肉。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 乱,四肢不举。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皮革焦。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 痿厥,精时自下。(藏象九。)

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疾病十九。)

胃为气逆为哕为恐。胆为怒。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疾病二十五。)

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思想无穷,所愿不得,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疾病七十一。)

忧愁思虑即伤心。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即伤肝。(运气四十四。)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疾病十八。)

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针刺二十二。)

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言曰∶心悲名曰志悲。(疾病八十。)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藏象十。)

愁忧恐惧则伤心,形寒寒饮则伤肺。(疾病三。)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疾病七十九。)

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针刺三十一。)

春脉太过,则令人善怒。(脉色十。)

阳明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搏,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而处者,阴阳相搏也,阳尽而阴盛,故欲独闭户牖而居。所谓病至则欲乘高而歌,弃衣而走者,阴阳复争,而外并于阳,故使之弃衣而走也。少阴所谓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搏,故恐也。肝气当治而未得,故善怒,善怒者名曰煎厥。所谓恶闻食臭者,胃无气,故恶闻食臭也。(疾病十一。)

厥阴为阖,阖折则气绝而喜悲。(经络二十。)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针刺三十。)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形乐志乐,病生于肉;形苦志乐,病生于筋;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论治十。)

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从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名曰失精。五气留连,病有所并。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逆上行,满脉去形。愚医治之,不知补泻,不知病情,精华日脱,邪气乃并。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 为挛。(论治十八。)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疾病五。)

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疾病七十六。)

心痹者,脉不通,厥气上则恐。(疾病六十七。)

隔则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疾病七十八。)

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乃下留于睾。(针刺三十三。)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类经》
  2. 柳州医话《中医词典》
  3. 《类经》
  4. 柳枝浴汤《备急千金要方》
  5. 六 湿温《医效秘传》
  6. 柳枝《得配本草》
  7. 六 五脏泻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8. 柳枝《本草易读》
  9. 六变《中医名词词典》
  10. 柳蒸羊《饮膳正要》
  11. 六变《中医词典》
  12. 柳荫千兄令爱无故发《程杏轩医案》
  13. 六变辩《景岳全书》
  14. 柳叶《本草崇原》
  15. 六表12-41实验动物血液中磷脂总量及其分类值[SB][60][/SB]《实验动物科学》
  16. 柳叶《本草易读》
  17. 六不治《中医词典》
  18. 柳絮矾《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9. 六步四周三合会同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类经》
  20. 柳絮矾《证类本草》
  21. 六步主位平脉《伤寒直格》
  22. 柳絮、柳花、柳实、柳子《本草易读》
  23. 六部脉解《医学集成》
  24. 柳序《叶选医衡》
  25. 六部脉解《三指禅》
  26. 柳仙散《重订囊秘喉书》
  27. 六部平脉《古今医统大全》
  28. 柳闻莺兄挟虚伤寒并后患阴疟误截致变拯治始末《程杏轩医案》
  29. 六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30. 柳圣根据翁夫人热病战汗而解《程杏轩医案》
  31. 六朝《医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