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三阳脉体

《类经》书籍目录

(素问平人气象论)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此言人之脉气,必随天地阴阳之化,而为之卷舒也。太阳之气王于谷雨后六十日,是时阳气太盛,故其脉洪大而长也。)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少阳之气,王于冬至后六十日,是时阳气尚微,阴气未退,故长数为阳,疏短为阴,而进退未定也。)阳明脉至,浮大而短。(阳明之气,王于雨水后六十日,是时阳气未盛,阴气尚存,故脉虽浮大而仍兼短也。愚按∶此论但言三阳而不及三阴,诸家疑为古文脱简者是也。及阅七难所载,则阴阳俱全。其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浮大而短。太阳之至,洪大而长。与此皆同。至谓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厥阴之至,沉短而敦。此三阴三阳之辨,乃气令必然之理,盖阴阳有更变,脉必随乎时也。又曰∶其气以何月各王几日?然。冬至之后得甲子少阳王,复得甲子阳明王,复得甲子太阳王,复得甲子太阴王,复得甲子少阴王,复得甲子厥阴王。王各六十日,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此三阳三阴之王时日大要也。据此二说,则逐节推之可知矣。又按∶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之至其脉弦,少阴之至其脉钩,太阴之至其脉沉,少阳之至大而浮,阳明之至短而涩,太阳之至大而长。义若与此有不同者,何也?盖此篇以寒暑分阴阳,彼以六气分阴阳也。观者宜各解其义。详运气类三十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类经》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类经》书籍目录
  1. 三阳脉体《类经》
  2. 三阳络(一名过门)《针灸大成》
  3. 三阳气血多少《此事难知》
  4. 三阳络《针灸学》
  5. 三阳三阴分经名义《伤寒补例》
  6. 三阳络《中医词典》
  7. 三阳三阴经各图《医宗金鉴》
  8. 三阳经疟《医述》
  9. 三阳三阴配合上足脏下手腑气血多少补泻循提二百八十四法《针灸神书》
  10. 三阳经疟《中医词典》
  11. 三阳上下气血多少形状篇《形色外诊简摩》
  12. 三阳合病证二十二 阳明四十一《伤寒悬解》
  13. 三阳受病传经欲愈脉证《医宗金鉴》
  14. 三阳合病证《伤寒九十论》
  15. 三阳受病传经欲愈脉证《伤寒心法要诀》
  16. 三阳合病十五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17. 三阳头痛《中医词典》
  18. 三阳合病脉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9. 三阳五会《中医词典》
  20. 三阳合病歌《伤寒百证歌》
  21. 三阳阳明证《景岳全书》
  22. 三阳合病发黄《伤寒说意》
  23. 三阳阴证辩《景岳全书》
  24. 三阳合病并病《伤寒心法要诀》
  25.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中医名词词典》
  26. 三阳合病并病《医宗金鉴》
  27.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医学读书记》
  28. 三阳合病(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29. 三阳之开合枢《思考中医》
  30. 三阳合病《伤寒六书》
  31. 三阳治法《思考中医》

《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