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柴胡汤证
郭某,女,56岁,大南宋村人。或下痢脓血。一日数行,或十余日大便一次,已三月有余。乡医院按细菌性痢疾治疗,用抗菌药物多种,其病如故。望其面色萎黄,形容憔悴,舌淡红,苔薄黄。询知寒热往来,饮食不思,呕恶腹痛,嗳气矢气始舒,口干苦,不思饮。脉象沉弦。。
脉症相参,此少阳病也。继而腹诊,腹胀满,重压脐周,印堂急皱,言其痛甚。似此,显非单纯少阳病,乃少阳、阳明合病证。少阳病者,和解以治,而少阳、阳明合病者,则宜表里同治也。拟大柴胡汤治之:
柴胡12g 黄芩10g 半夏10g 枳实10g 白芍15g 川军10g 生姜5片二剂
二诊:药后泻下脓血甚多,呕吐顿止,胃纳亦醒,寒热往来不再。腹诊脐左右仍有压痛,此邪寇未净,宜乘胜逐之,务求全胜,不可姑息。
原方二剂。
三诊:纳便已正常,诊腹亦无压痛。拟参苓白术散善后。

- 六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 六部平脉《古今医统大全》
- 六朝《医述》
- 六部脉解《三指禅》
- 六陈《儒门事亲》
- 六部脉解《医学集成》
- 六陈《医经国小》
- 六步主位平脉《伤寒直格》
- 六陈歌《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六步四周三合会同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类经》
- 六陈汤劫剂《仁术便览》
- 六不治《中医词典》
- 六陈药《古今医统大全》
- 六表12-41实验动物血液中磷脂总量及其分类值[SB][60][/SB]《实验动物科学》
- 六陈药性《药鉴》
- 六变辩《景岳全书》
- 六畜《卫生易简方》
- 六变《中医词典》
- 六畜毛蹄甲《千金翼方》
- 六变《中医名词词典》
- 六畜毛蹄甲《新修本草》
- 六 五脏泻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六畜毛蹄甲《医学入门》
- 六 湿温《医效秘传》
- 六畜毛蹄甲《证类本草》
- 六《类经》
- 六畜毛蹄甲《名医别录》
- 六《类经》
- 六畜毛蹄甲(马、牛、羊、猪、狗、鸡)《神农本草经》
- 柳州医话《中医词典》
- 六畜毛蹄甲味咸,平,有毒。主治鬼疰蛊毒,寒热,惊痫痉,癫疾,狂走,骆驼毛尤良。《本草经集注》
《临证实验录》
- 发热
- 麻黄汤证
- 桂枝汤证
- 大青龙汤证
-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葛根汤证
- 小柴胡汤证其一
- 小柴胡汤证其二
- 小柴胡汤证其三
- 小柴胡合白虎汤证其一
- 小柴胡合白虎汤证其二
- 大柴胡汤证
- 白虎加人参汤证
- 大承气汤证其一
- 大承气汤证其二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 气虚发热其一
- 气虚发热其二
- 阳虚发热
- 阴阳两虚发热
- 恶寒
- 自汗
- 咳嗽
- 喘哮
- 喷嚏
- 咽痛
- 不食
- 心下痞
- 呃逆
- 呕吐
- 上吐下泻
- 胃癌
- 结胸
- 脘痛
- 腹胀
- 腹痛
- 胁痛
- 泄泻
- 五更泻
- 痢疾
- 黄疸
- 水肿
- 慢性肾炎
- 肾病综合征
- 淋证
- 癃闭
- 小便失禁
- 大使失禁
- 便秘
- 脱肛
- 齿衄
- 再障贫血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尿血
- 血精
- 消渴
- 阳痿
- 阴茎冷痛
- 头痛
- 眩晕
- 心悸
- 真心痛
- 失眠
- 梦交
- 脏躁
- 懊恼
- 颤抖
- 麻木
- 气厥
- 癫狂
- 痫病
- 崩漏
- 闭经
- 经期瘾疹
- 带下
- 不孕症
- 滑胎
- 妊娠恶阻
- 产后腹痛
- 盆腔包块
- 乳癖
- 惊风后遗症
- 荨麻疹
- 牛皮癣
- 狐蜮
- 目赤胂痛
- 瘰疬
- 牙痛
- 臂痛
- ■囊
- 腰背痛
- 腿痛
- 鱼口
- 足跟痛
- 脉管炎
- 阴虱
- 附:寄生虫病聊谈录
- 无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