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

《医述》书籍目录

古人云∶痘证生于六日之前者易治,生于六日之后者难疗。则六朝为痘家生死关头。顺痘至此,上部多已行浆;即险证至此,亦宜顶白根红,有行浆之势方可。若至此时,气血不分,断无成功之理。

○痘六朝叫痛者最吉,痛则不敢粘惹,痘自完全。痒最可嫌,痒之轻者,嘱其把捉,重用鲜鳞攻毒饮,浆行则痒变为痛矣。

○六朝以前,毒未化而正气虚,清为主,补为佐;六日后,毒未化而正气虚,补为主,清为佐。

○痘六朝当灌脓,大粒者光壮,细碎者干焦,当取大者。大粒者顶陷平塌,或枯涩无脓,细粒者内有真浆,渐次充满,当取细者。

总宜极力攻发,方可收功。

○六日以前,专看根窠,无根窠则必不灌脓;六日以后,专看脓色,无脓色则必难收。先贤历练之言,确不可易。复为之解曰∶无根窠要使之收束,无脓色要使之融化。气虚者补其气,则血自归附;血虚者敛其血,则根不散漫;火甚者清其火,则血不伤。三法治例,各从其是,不用通套方子,便不为陈言所困矣。

○痘五、六朝,元气虚弱,顶陷不起者,古方补中益气汤甚妙。其中参 甘草保元汤也,白术助参而固脾土,当归和血而生血,升柴能使清者升、陷者起。虚弱痘证,用于起壮行浆之期,胜于僵蚕角刺多矣。(《橡村痘诀》)

痘至六日,欲其行浆,加生 、圆眼、当归抚芎、桔、橘剂中。芎能调气, 可托里,又与桔、橘并力升发,嗣后渐加人参山药莲肉糯米等,令浆足则毒化功收矣。此时尚有未解之火,又不可不兼用丹参僵蚕等。真虚寒证,再加桂、附亦可。(《痘疹元珠》)

浮肿

气属阳,血属阴,宜和而不离。痘未起发,而头面先肿者,此乃阳火亢盛,火性炎上。《经》曰∶热盛则肿。以见毒火随阳上升,而阴血不能归附,气血相离之象。若痘起发,头面以渐而肿者,此毒瓦斯发越,聚于三阳,欲作脓血,此宜肿也。设当起发,而头面不肿者,必痘本磊落,毒势轻浅,固虽作浆,根不粘连,所以不肿,此佳兆也。如痘本稠密,起发宜肿而不肿者,此毒伏于内不能发越,此正气不足,不能胜邪而然也。治法当助正气为主。如痘稀疏,起发不应肿而肿者,此感疫毒之气,名大头瘟者是也。治法当兼疫气而治之。大凡疮肿者,直至脓满结痂,毒化而肿消目开者吉;若未充足而肿消目开者,此正气不足,不能化毒成浆,名为倒,乃凶兆也。故应肿不肿,不应肿而肿,应消不消,不应消而消,皆宜详察。(《痘科类编》)

头面预肿,毒不归窠,非大腹皮不为功。(《橡村痘诀》)

封合

痘至灌浆,则藏伏之毒与精华,皆为逼烁在外,所以空窍眼鼻之所,津液留聚而为封塞也。然必待肿胀灌脓而然,乃为正候。故三、四朝不宜封塞者,谓毒未外达,邪火上炎也;若五朝之后又宜封塞者,谓气血充灌,精华不外驰也。其封塞之所,如胶脂光润者吉;如煤干黑者,脏腑燥槁,津液枯竭也;如脓流溢者,毒火内烁,精华外泄也,并凶。若既封塞,而六、七朝即开者,防毒未消,有内攻之危。惟痘稀少者,不在此例。(冯楚瞻)

回浆时眼肿不能开者,以水湿绢巾,拭去脓眵,略用手指攀开眼皮,透一线缝,则不生翳膜。(《医学入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述》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述》书籍目录
  1. 六朝《医述》
  2. 六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3. 六陈《儒门事亲》
  4. 六部平脉《古今医统大全》
  5. 六陈《医经国小》
  6. 六部脉解《三指禅》
  7. 六陈歌《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8. 六部脉解《医学集成》
  9. 六陈汤劫剂《仁术便览》
  10. 六步主位平脉《伤寒直格》
  11. 六陈药《古今医统大全》
  12. 六步四周三合会同子甲相合命曰岁立《类经》
  13. 六陈药性《药鉴》
  14. 六不治《中医词典》
  15. 六畜《卫生易简方》
  16. 六表12-41实验动物血液中磷脂总量及其分类值[SB][60][/SB]《实验动物科学》
  17. 六畜毛蹄甲《千金翼方》
  18. 六变辩《景岳全书》
  19. 六畜毛蹄甲《新修本草》
  20. 六变《中医词典》
  21. 六畜毛蹄甲《医学入门》
  22. 六变《中医名词词典》
  23. 六畜毛蹄甲《证类本草》
  24. 六 五脏泻方《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25. 六畜毛蹄甲《名医别录》
  26. 六 湿温《医效秘传》
  27. 六畜毛蹄甲(马、牛、羊、猪、狗、鸡)《神农本草经》
  28. 《类经》
  29. 六畜毛蹄甲味咸,平,有毒。主治鬼疰蛊毒,寒热,惊痫痉,癫疾,狂走,骆驼毛尤良。《本草经集注》
  30. 《类经》
  31. 六畜痫《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