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伤寒门(下)\ 汗吐下不解

《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三法俱用之后而病不愈者,其有虚实之故也。若非余邪未尽,必是阴阳两虚。于斯时也,当斟酌审之,或可泻则泻,可补则补,庶不杀人也。

【和】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为未解,柴胡桂姜汤。太阳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旋复代赭石汤

【解】太阳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则知病在外,当须解外,桂枝汤

【清】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烦饮水者,白虎加人参汤

【温】汗下之后病仍不解,躁烦不得眠,茯苓四逆汤。大汗若大利而厥者,四逆汤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干姜附子汤。下后复发汗,脉微细而振寒者,此内外俱虚也。吐下之后,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吐】发汗吐下后,虚烦不眠,剧者反复颠倒,心中懊 ,栀子豉汤。发汗若下之,烦热胸中窒,栀子豉汤

【下】吐下后不大便,五六日至十余日,日晡发潮热,不恶寒,独误如见鬼,循衣摸床,脉弦者生,涩者死;但发热谵语,大承气汤。吐下后腹胀者,邪热入胃也,调胃承气汤。太阳吐下后微烦,小便数,大便硬,小承气汤

【和经益阳】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摇,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统大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1. 汗吐下不解(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2. 汗窍《中医词典》
  3. 汗吐下法亲历记《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4. 汗门《张氏医通》
  5. 汗吐下法亲历记《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6. 汗门《针灸大成》
  7. 汗吐下后心烦《伤寒说意》
  8. 汗论《温病条辨》
  9. 汗吐下后心满气冲头眩身摇心悸肉瞤《伤寒说意》
  10. 汗量辨病《常见病自测》
  11. 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医学入门》
  12. 汗类《察病指南》
  13. 汗吐下渗和解温补总方《医学入门》
  14. 汗空《中医词典》
  15. 汗吐下温水火刺灸八法《丹溪手镜》
  16. 汗解紧愈证二十四 阳明七十五《伤寒悬解》
  17. 汗为心液《中医词典》
  18. 汗解《儿科萃精》
  19. 汗淅疮《中医词典》
  20. 汗家《中医词典》
  21. 汗淅疮《外科启玄》
  22. 汗家《中医名词词典》
  23. 汗下《伤寒悬解》
  24. 汗后作喘证四 太阳五十九《伤寒悬解》
  25. 汗下《冯氏锦囊秘录》
  26. 汗后致虚《经方实验录》
  27. 汗下《证治准绳·幼科》
  28. 汗后心悸《伤寒说意》
  29. 汗下并用《中医词典》
  30. 汗后亡阳《伤寒说意》
  31. 汗下不解《古今医彻》

《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