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新书钞

《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文公家礼曰∶子事父母,妇事舅姑。天欲明,咸起盥漱,栉总,具冠带。昧爽,适父母舅姑之所省问。父母舅姑起,子供汤药,妇具晨羞,供具毕乃退,各从其事。

《内则》曰∶子事父母,妇事舅姑。鸡初鸣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懊寒、疾痛、 痒,而敬抑搔之。(怡,悦也。 ,疮也。抑,按也。搔,摩也。温公曰∶丈夫作揖,妇人随小拜,问侍者∶夜来安否?何如?侍曰安,乃退。其或不安节,则侍者以告。此即礼之(晨省之道也。)出则或先或后而敬扶持之。(先后,随时更也。)进盥,少者捧盘,长者捧水请沃盥上,卒授巾。(盘,承盥水者。)问所欲而敬进之。(所欲如下文 HT 之类。)柔色以温之。(温,和也,承尊者必和颜色也。) HT 、(粥也,稠者为 ,而稀者为HT 。)酒醴、(浓者为酒,薄者为醴。) 羹、 (鱼肉为羹,之为菜。)菽麦 稻黍粱秫,(菽,大豆也。 ,麻也。稻黍粱秫,皆米也。)唯所欲。(随所爱。)枣栗饴蜜以甘之,(饴,饧也。四者味皆甘。)堇 榆免薨 以滑之,(堇与 相类, 与榆相类,四物新者日免;干者曰薨; ,溲也; ,滑也。数者性甘滑。)脂膏以泽之。(脂膏亦类也。

角者曰脂,无鱼者曰膏。二者皆脂而泽者也。)父母舅姑必尝之而后退。(尊长举箸,子妇乃各退就食。温公曰∶药物乃关身之切务,人子当始自检数,调煮供进,不可但委婢仆。

脱若有误,即其祸不测。晨羞,俗谓点心。《易》曰在中馈,《诗》早惟酒食是议。凡烹调饮膳,妇人之职也。近年妇女骄倨,皆不肯入庖厨。今纵不亲执刀尺,亦当检校监视,务令精洁。刘氏曰∶问其意之所欲食者,则敬顺其心以进之,和柔其色以温之,芬芳其意以奉之,庶其亲喜而不厌也。孝子之事其亲,必养其志,常使欣欣,乐其子之能养。)《曲礼》曰∶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清,昏定而晨省。(定,安其床荐也,省,问其定否何如。温公曰∶父母舅姑将寝,则安置而退。丈夫作揖,妇人小拜,安置。此即礼之昏定也。)

老莱子少以孝行食亲,年七十父母俱存,着五色斑烂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之侧,言不称老,为亲取食,上堂足跌而偃,困卧地为婴儿啼,或弄雏于亲侧,欲亲之喜。身老寿而双亲俱庆,亘古今鲜俪者也。

东汉黄香事父,竭力致养,暑则扇床枕,寒则以身温席。晋王延事亲色养,夏则扇枕席,冬则以身温被,隆冬盛寒,体常无全衣,而亲极滋味,二人孝行甚相类也。

陈太丘诣荀朗陵,贫俭无仆役,乃使元方将车,季方持杖从后。长文尚少,载之车上。

既至,荀使淑慈应门,慈明行酒,余六龙下食。文若亦小坐着膝前,于时奏真人东行,两家父子会聚之乐至矣哉!(陈 ,字仲弓,为太丘长。荀淑,举方正,补朗陵候相。纪,字符方,长子,至德绝俗,与 高名并着,而弟谌又配之。每宰府辟召,羔雁成群,世号三君。谌,字季方。淑有八子,时曰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署其里为高阳里,号曰八龙。于时德星聚,太史奏上∶五百里有贤人乐也。)有客诣陈太丘,谈锋甚敏。太丘令元方、季方炊饭。太丘问炊饮迟,元方长跪曰∶君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箪,今皆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否?

二子长跪∶俱记,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俱成糜自可,何必饭耶?

柳 曰;崔山南昆弟子孙之盛,乡族罕比。山南曾祖王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祖母唐夫人事姑孝,每日栉纵笄拜于阶下,即升堂乳其姑,长孙夫人不粒食数年而康宁。一日疾病,长幼咸萃,宣言无以报新妇恩,愿新妇有子有孙皆如新妇孝敬,则崔之门安得不昌乎?东汉姜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母好饮江水,水去舍六七里,妻常溯流而汲。姑嗜鱼 ,又不能独食。夫妇常力作供 ,呼邻母共之。舍侧忽有涌泉,味如江水,每旦辄出双鲤鱼常以供二母之膳。子妇同心竭力以致其养,不易得也。

节孝徐先生事母谨严,非有大故未尝去其侧。日具太夫人所嗜,或不获,即奔走 市,若有所亡。人或慕其纯孝,损直以售之。亲戚故人或致甘 ,诚不至礼不恭,弗受也。所奉馔皆手自调味。太夫人饮食时,先生率家人在左上为儿戏,或讴歌以悦之。故太夫人虽在穷巷,而奉养与富贵家等,无须臾不快也。

任元受事母尽孝,母老,多疾病,未尝离左右。元受自言∶老母有疾。其得疾之由,或以饮食,或以燥湿,或以语话稍多,或以爱喜稍过,尽言皆朝暮候之,无毫发不尽。五脏六腑中事,皆洞见曲折,不待切脉而后知,故用药必效,虽名医不逮也。张魏公作都督,欲辟之入幕,元受力辞曰∶尽言方养亲,使得一神丹可以长生,必持以遗母,不以献公也,况能舍母而与公军事邪?魏公太息而许之。

程明道先生曰∶为人子者,不可以不知医。

陆放翁曰∶先公守南都时,直秘阁张山者,开封人,判留司御史台事,年八十余矣,视听,步履,饮食悉如少壮。或问∶何术至此?曰∶吾无他术,但顷尝遇异人授一药,服之数年,未尝一日辍耳。其方用香附子姜黄甘草三物同未之沸汤点,晨起空心服二三钱,名降气汤

以为人所以多疾病者,多由火起不降,放下虚而上实,此药能导之使归下耳。乡人有效之者,或返致虚弱,盖香附姜黄泻气太甚而然,不知山南何以独能取效如此,意其别有他术,特记此药以语人耳。及渡江,见一武官王升者,亦七十余矣,康健无病,问何所服药?则与山南相同,而后知人之于药各有所宜,不可强也。

吴隐之事母孝谨,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某人。及康伯为吏部,隐之遂阶清级。古人以孝行取人,贤明之妇亦知此义。

吕侍讲言∶孝子事亲,须事事躬亲,不可委之使令也。尝说《谷梁》言,天子亲耕以供粢盛,王后亲蚕以供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祖弥,不若以己所自亲者也。此说最尽事亲之道。又说为人子者,听于无声,视于无形,未尝顷刻离亲也。事亲如天,顷刻离亲则有时而违天,天不可得而远也。(吕侍讲,字原明,申国正献公公着之长子.正献公居家简重寡默,不以事物轻心。而申国夫人性严有法度,虽甚爱公,然教公事事循蹈规矩。甫七岁祁寒暑雨侍立终日,不命坐,不敢坐也。日必冠带以见长者,平居虽盛热,在父母长者之侧不得去巾、 、缚、 ,衣服唯谨,行步出入无得入茶肆、酒肆。市井里巷之语、郑卫之音未尝一经于可。内则正献公与申国夫人数训之严,外有焦先生千之字伯强化导之笃,故公德器成就,大异众人。公常言∶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司马温公曰∶凡诸卑幼事无大小,毋得专行,必咨禀于家长。又曰∶凡子受父母之命,必藉记而佩之,时省而速行之,事毕则返命焉。或所命有所不可行者,则和色柔声具是非利害而白之,待父母之许然后改之;若不许,苟于事无大害者亦当曲从。若以父母之命为非,而直行己志,虽所执皆善,犹为不顺之子,况未必是乎?

司马温公与其兄伯康友爱尤笃,伯康年将八十,公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每食少顷则问曰∶得无饥乎?天少冷则拊背曰∶衣得无薄乎?

范忠宣知襄城县,承事伯兄,照管汤药,饮食居处衣服必躬必亲,如孝子之事严父。事亲从兄,仁义之实,敬爱之理,与生俱生,仁之至义之尽也。

唐伸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字文有所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衰。

太医孙君 ,字景初,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其说,四休笑曰∶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山谷曰∶此安乐之法也。夫少欲者不替之家也,知足者极乐之国也。四休家有三亩园,花木郁郁,客来煮茗,谈上都贵游,人闲可喜事,或茗寒酒冷,宾主皆忘。其居与余相望,暇则步草径相寻,故作小诗遗家僮歌之,以侑酒茗,诗曰∶太医诊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又曰∶无求不着看人面,有酒可以留人嬉。欲知四休安乐法,听取山谷老人诗。

山谷四印云∶我提养生之四印,君家所有更赠君。百战百胜,不如一忍。万言万富,不如一默。无可简择眼界平,不藏秋毫心地直。我肱三折得此医,自觉两踵生光辉。团蒲日静鸟吟时,炉薰一炷试观之。四休四印,老少富贫,普同受用。

东坡云∶旧说南阳有菊水,水甘而清,居民三十余家,饮其水皆寿,或至百二三十岁。

蜀青城山老人村,有见五世孙者,道极险远,生不识盐发,而溪中多枸杞根如龙蛇,饮其水故寿。

道人中往往多有 寿者。陆放翁云∶青城山人巢居,食松面,年九十矣。人有谒之者,但粲然一笑,有所请问,则托言病聩,一语不肯答。予尝见之于丈人观道院。忽自语养生曰∶为国家致太平与长生不死,皆非常人所能。且当守国使不乱,以待奇才之出;卫生使不夭,以须异人之至。不乱不夭,皆不待异术,惟谨而已。予大喜,从而叩之,则已复言聩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统大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1. 养老新书钞《古今医统大全》
  2. 养老丸《奇方类编》
  3. 养脾说《寿世青编》
  4. 养老食疗《千金翼方》
  5. 养脾丸《冯氏锦囊秘录》
  6. 养老论《格致余论》
  7. 养脾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8. 养老奉亲书续添《养老奉亲书》
  9. 养脾丸《儒门事亲》
  10. 养老大例《千金翼方》
  11. 养脾丸《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2. 养老编《古今医统大全》
  13. 养婆汤《是斋百一选方》
  14. 养老(附须发)《医学入门》
  15. 养气《养生导引秘籍》
  16. 养老《针灸学》
  17. 养气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8. 养老《中医词典》
  19. 养气口诀《女丹合编选注》
  20. 养老《手穴手纹诊治》
  21. 养气汤《是斋百一选方》
  22. 养老《针灸大成》
  23. 养荣汤《冯氏锦囊秘录》
  24. 养精须息怒《竹林女科证治》
  25. 养荣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6. 养精须慎味《竹林女科证治》
  27. 养荣汤倍肉桂方《临症验舌法》
  28. 养精须戒酒《竹林女科证治》
  29. 养荣益卫补心清肺育脾和肝滋肾膏子丸方《冯氏锦囊秘录》
  30. 养精须节劳《竹林女科证治》
  31. 养容方《奇方类编》

《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