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必求其本论

《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将以施其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源。盖疾 之原不离乎阴阳之二邪也,穷此而疗之,厥疾弗瘳者鲜矣。良工知其然,谓夫风热火之病,所以属乎阳邪之所客,病既本于阳,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则阳邪滋蔓而难制;湿燥寒之病,所以属手阴邪之所客,病既本于阴,苟不求其本而治之,则阴邪滋蔓而难图。诚能穷原疗疾,各得其法,万举万全之功可坐而致也。治病必求其本,见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者如此。

夫邪气之机,久而传化,其变证不胜其众也。譬如水之有本,故能游至汪洋浩瀚而趋下以渐大;木之有本,故能荐生茎叶实秀而在上以渐蕃。若病之有本,变化无穷。苟非必求其本而治之,欲去深感之患,不可得也。

今夫厥阴为标,风木为本,其风邪伤于人也,掉摇而眩转, 动而螈 ,卒暴强直之病生矣。

少阴为标,君火为本,其热邪伤于人也,疮疡而痛痒,暴注而下迫,水液混浊之病生矣。少阳为标,相火为本,其热邪伤于人也,为热而瞀 ,躁扰而狂越,如丧神守之病生矣。善为治者,风淫所胜,平以辛凉;热淫所胜,平以咸寒;火淫所胜,平以咸冷。以其病本于阳,必求其阳而疗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太阴为标,湿土为本,其湿邪伤于人也,腹满而身肿,按之而没指,诸痉强直之病生矣。阳明为标,燥金为本,其燥邪伤于人也,气滞而 郁,皮肤以皴揭,诸涩枯涸之病生矣。太阳为标,寒水为本,其寒邪伤于人也,吐利而腥秽,水液以澄冷,诸寒收引之病生矣。善为治者,湿淫所胜,平以苦热;燥淫所胜,平以苦温;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以其病本于阴,必求其阴而治之,病之不愈者,未之有也。岂非将以疗疾之法,当以穷其受病之原者哉?

抑尝论之,邪气为病,各有其候。治之之法,各有其要,亦岂止于一端而已?其在皮毛者,汗而发之;其入里者,下而夺之。其在高者,因而越之,谓可吐也; 悍者,按而收之,谓按摩也。脏寒虚夺者,治以灸 ;脉病挛痹者,治以针刺;血实蓄结肿热者,治以砭石;气滞痿厥寒热者,治以导引;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者,治以醪醴;血气凝泣,病生于筋脉者,治以熨药。

始焉求其受病之本,终焉蠲其为病之邪者,无出于此也。

噫!昔黄帝处于法宫之中,坐于明堂之上,受业于岐伯,传道于雷公,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纲纪万物,变化生杀之妙,盖有不测之神斡旋宰制于其间也。人或受邪生病,不离于阴阳也。病既本于此,为工者岂可他求哉?必求于阴阳可也。至真要大论曰∶有者求之,无者求之。

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于本,其理一也。(丹溪)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统大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1. 治病必求其本论《古今医统大全》
  2. 治病必求其本《此事难知》
  3. 治病必求其本论《格致余论》
  4. 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医学源流论》
  5. 治病必求其本论《目经大成》
  6. 治病必得立案《友渔斋医话》
  7. 治病必求于本《中医名词词典》
  8. 治病必当求责《此事难知》
  9. 治病必求于本《中医词典》
  10. 治病八法《中医刺灸》
  11. 治病必求于本《类经》
  12. 治病《医学真传》
  13. 治病必求于本《丹溪心法》
  14. 治病《儒门事亲》
  15. 治病必审四时用药说《证治心传》
  16. 治病《中医词典》
  17. 治病不必分经络脏腑论《医学源流论》
  18. 治表热里寒、里热表寒诀《疡医大全》
  19. 治病不必顾忌论《医学源流论》
  20. 治瘭疽诸方《小品方》
  21. 治病不可关门杀贼说《幼科铁镜》
  22. 治瘭疽、缓疽及发背方《集验方》
  23. 治病不可开门揖盗说《幼科铁镜》
  24. 治遍体浮肿《傅青主女科》
  25. 治病当悉未病论《一得集》
  26. 治遍身无皮《达生编》
  27. 治病当先救急《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
  28. 治遍身疥癞《奇方类编》
  29. 治病端本澄源至要口诀《幼幼集成》
  30. 治便血验方《回生集》
  31. 治病法解二《医医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