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生篇第二

《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上古天真论篇 黄帝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势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此言法道清净,精神内守而不妄耗,故虚邪不能以为害。)

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三字疑衍。)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协议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此言摄养有真人、圣人、贤人之不同,故寿考则因之而有上、次、中等之异矣。)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耶?将天数然耶?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尔。曰∶其有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凡老而生子,子寿不能过天癸之数。)

(此言人禀阴阳之气,盛衰故有常数,然而因时保守,无妄作劳,庶几可久。)

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角,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四气调神大论篇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与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时惟阳气宣通,发阳在外,故所爱亦顺之也。)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 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急,风急也。明,气清也。)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苦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若有私意,言慎密不出,如有私也。若已有得,虽未得,若已得,不欲扰冒,而紊犯气志也。)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长生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当作悖。)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身内阴阳扦格不和。)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此言当顺四时而摄养,惟圣人善顺之,则苛疾不起;愚者逆之,所以灾害生焉,可不慎哉?)

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生在五味,节也,本也。宫伤,五味失节,嗜欲太过之害也。下文可见。)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衡,平也。)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浓。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血气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气骨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此言节五味,以调五脏。谨如法则,亦可以长年。)

阴阳应象论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曰∶调此二者奈何?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七损八益之道,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七七而绝;男子二八而天精通,八八而尽。女子以时下月,故曰损;男子以节而泻,故曰益,不知此而早衰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则知七损八益是也。)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愚不足,知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 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此言人同此生,自幼至壮,壮而老,皆由乎阴阳。天癸之始终,自然消长之道也。知之者谨以节养,以顺受其正。不知者循欲以戕伐其真,是以有名之异同也,故曰同异。)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统大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1. 摄生篇《古今医统大全》
  2. 摄生类《类经》
  3. 摄生要言《急救广生集》
  4. 摄生《医经原旨》
  5. 摄生要义(养生余录 下)《古今医统大全》
  6. 摄生《顾松园医镜》
  7. 摄生杂话《吴医汇讲》
  8. 摄生《类经》
  9. 摄生之一(佚)《黄帝内经太素》
  10. 摄领疮候《诸病源候论》
  11. 摄食行为调节《生理学》
  12. 摄领疮《中医词典》
  13. 摄氏—华氏温度换算《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摄法歌《医宗金鉴》
  15. 摄养《脾胃论》
  16. 摄法《中医词典》
  17. 摄养良箴《寿世保元》
  18. 赦日线《证类本草》
  19. 摄养为本总论《灵素节注类编》
  20. 涉猎医书误人论《医学源流论》
  21. 《本草纲目》
  22. 射血分数《生理学》
  23. 《本草衍义》
  24. 射罔《名医别录》
  25. 麝蟾丸《小儿药证直诀》
  26. 射罔《千金翼方》
  27. 麝脐《本经逢原》
  28. 射山茶《茶饮保健》
  29. 麝脐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0. 射频疗法《理疗学》
  31. 麝脐香《本草乘雅半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