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服类第六

《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寝衣式(图)

寝衣 即今之禅衣似也。《论语》记∶孔子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上如衣领,有肩坎,下阔如轮,以杀缝之。长八尺,阔一丈,约用梭布六丈。外青里褐,用花约四斤,用绵只二斤,尤轻妙。内用迳尺绵团一个,随身携带。冬天早晚披衣而坐,闭目定息,凝神片刻,诚为至要。士商家不可不备也。

龙虎衣 修养家有龙虎衣,夜卧必用,以固济丹田、肾堂、玉道,实为外护要法。甫谓凡人必用之衣,盖日夜不可须臾离也。其法用帛三尺三寸,迳五寸,内用熟艾叶掺以花椒茴香檀香为末,薄铺用线钉缝,自后循前,以丁 幅往上插贴丹田,此为人身元气根本之地,不可以不慎也。

龙虎衣式(图)

【寒衣热解】抱朴子云∶先寒而衣,先热而解。

【春天不可薄衣】令人伤寒头痛,食不消。

【湿衣发疮】《千金方》云∶湿衣及汗衣皆不可久着,令人发疮及风搔。大汗不可偏倚乘风,令人偏风,半身不遂,汗衣宜急易。

【衣里不宜黄色】《诗》云∶绿衣黄里,心之悲矣。黄为中央之正色,为君之服色。而反以为里,则是阴阳颠倒,故弗宜也。诗人引喻贵外家而贱妻,亦室家之索也。红紫不以为亵服,意亦如此。

【反衣顺吉】凡人旦起,着衣反者便顺,反而着之吉。

【衣勤浣身数沐】沈存中《志》云∶衣服勤浣洗,以香沾之,身数沐浴,令洁净,则神安道胜也。

【不与人同】齐人《千金月令》曰∶衣服巾栉枕镜不宜与人同也。衣服不宜买故衣,恐衣不祥。

【衣香有喜】凡衣服忽闻香气,主有喜庆,忽闻臭秽即知疾凶。

【衣忽生斑】衣服忽生斑痕,忽染脂粉及有孔穴者,并不祥。

【入绵无珠】伏中装绵人衣则无珠,秋冬装绵则有珠。法以灯芯少许铺绵上,则无珠出也。

【绢衣布里】凡绢衣用木绵布为里,以杏仁银杏擂浆浆者,不吃绢。

【米泔浣洁】白衣服用洗白米泔浣之一日,自洁白。热白饮汤浣之亦洁白。

【鸡粪练绢】北绢黄色者,以鸡粪煮之即白。

【洗油污衣】用面扑之,或以水调面敷之一日夜,尽脱。又法∶滑石、天花粉不拘多少,为末。将污处以炭火烘热,以末糁振之,未尽,再烘再糁,甚者不过五度。一方以蚌粉浓糁污处,以熨斗坐糁处则去。一法以炭火熨之,或以萝卜汤洗之。

【洗墨污衣】用杏仁细嚼,擦之自去。再以热汤一洗,尽去无迹。一方嚼枣肉洗之。墨污绢,以牛胶涂之候干,揭起胶墨则落。一方以白梅捶烂洗之。一方用饭擦,以水洗之。

【血污衣】以萝卜搓之自去。又以净水逐口漱过,洗之自去。

【酒浆醋污衣】以藕擦之无迹。

【漆污衣】杏仁、川椒等分烂研,揩污处,净洗之。

【蟹黄污衣】用蟹腮揩之即去。又法∶用橙子穣擦之自去。

【湿洗墨油法】皂角一枚,去皮弦,枣子五枚,滑石半两,豆豉一两末,以杏仁捣和,干收之。遇有油墨污,以水蘸湿用。

【洗苎布法】梅叶捣取汁,以水和浸布,后用清水漂之,带水铺净地上晒干,未白再浸再晒。

【洗葛布法】用米泔浸二日,取起折贴,用板夹之,水尽晾干,污自去,勿搓。糨则用浆水山栀汤和极稀,浸一时,亦折夹之尽,用熨斗熨之,平直如新。

【洗竹布法】不可揉,揉则随手破折。须折叠,以隔宿米泔浸半日,却用温水淋,以手按或以板夹,垢自去。

【洗蕉葛法】清水揉梅叶洗其衣不脆。或以叶捣泡汤滤洗之亦可。

【洗糨铁骊布法】松子肉 细,和糨中不脆。又法∶用茶浓汁入香油一二滴,糨之亦佳。

【洗白衣】煮萝葡汁洗之垢去。烂捣汁洗之亦净。

【洗毛衣及毡法】猪蹄爪煎汤,乘热洗之,污自去。

【洗罗绢法】凡罗绢衣稍有垢,便折之桶中,以皂角汤温泡之,以手拍洗,频翻之,又浸且拍,垢腻尽出。却过净器,以温汤浸之又拍,勿展开,迳搭竹竿上,候水滴尽,乃展开穿晾。不浆不熨,候干折。

【洗彩色】凡彩色垢衣,先用牛胶水浸半日,温汤洗之。

【练绢法】先用便桑殊汤煮熟了,然后用猪胰炼绢之法,须候灰汤大滚,下帛候沸,不住手搅,提转。

勿过熟,过熟则烂;勿夹生,夹生则脆。验生熟法∶煮绢时就手扭些,随手散则未熟,再煮数沸,候扭住不散为度。用胰法∶猪胰一具,同净灰捣成饼,阴干。用时量绵多少,剪用稻草一条,折作四指长条,搓汤浸帛。

如无胰,只用栝蒌去皮,取穣捣碎,入汤化开,浸帛尤好。

【洗梅衣】凡梅蒸衣服成斑迹,以枇杷核捶碎为末,泡汤洗之自去。

【蚊蝇粪污衣】以灯芯蘸水擦之则去。

【茶褐衣梅迹】凡茶褐衣服发白花斑点者,以乌梅煎浓汤,用笔涂迹上,立还原色。

【纸被】纸被旧而毛起将破者,用黄蜀葵梗五七茎捶碎,水浸涎刷之则如新。或以木槿针叶捣水刷之亦妙。

芝麻萁烧烟薰纸被不作声。

【洗油污书画法】海螵蛸滑石(各二钱)、龙骨白垩土(各一钱),共为末用。铺油污之上以熨斗熨之。大凡油污多时已干者,仍以油渍,大透不妨。否则以水浸湿,半干上药亦可。

【洗葛衣】用梅叶或杏叶揉水洗之不脆。

【洗油布】肉案上抹油布,以热浆水加入猪胆汁洗之,油自去。

【染芦花色】以帛二十两为则,用土红为细末四两,先擂和水三碗成浆,然用热汤一斗入缸盆中搀和匀。再入明矾末一两,滚汤泡入,用帛入揉良久扭起,将原水浇滚,少入皂矾。又将帛入其内揉之,则成芦褐色。皂矾多则黑,皂少则红,要看浅深着色尤妙。有用苏木煎汤,胜于土红。

【染油绿色】先将帛染作深蓝色,再入槐花汤。入明矾染之,则成油绿。如要深色,再用槐花汤染。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统大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1. 衣服类《古今医统大全》
  2. 伊尹《中医词典》
  3. 衣干香方五首《外台秘要》
  4. 伊文氏蓝(Evans blue)衬染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5. 衣睡梦多《医林改错》
  6. 伊精阿《中医词典》
  7. 衣香方《备急千金要方》
  8. 伊公问旨《四圣悬枢》
  9. 衣香方《奇方类编》
  10. 伊公四问《四圣悬枢》
  11. 衣鱼《神农本草经》
  12. 伊芳尹汤液论例《阴证略例》
  13. 衣鱼《本草纲目》
  14. 伊芳尹三黄汤(仓公名火齐汤。金匮名泻心汤)《张氏医通》
  15. 衣鱼《千金翼方》
  16. 伊芳祁丸《博济方》
  17. 衣鱼《本草经集注》
  18. 伊芳火丹候《诸病源候论》
  19. 衣鱼《新修本草》
  20. 伊芳火丹《幼幼新书》
  21. 衣鱼《本草衍义》
  22. 伊贝母《中药炮制》
  23. 衣鱼《医学入门》
  24. 一醉膏《扁鹊心书》
  25. 衣鱼《证类本草》
  26. 一醉膏《妇人大全良方》
  27. 衣鱼《本经逢原》
  28. 一字散《是斋百一选方》
  29. 衣鱼《本草崇原》
  30. 一字散《冯氏锦囊秘录》
  31. 衣鱼《名医别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