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病机叙论

《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至真要大论曰∶太阴之胜,大气内菀,流散于外,足胫 肿。

通评虚实论曰∶谷入多而气少,湿居下也。

又云∶清湿袭虚,病起于下。又云∶湿淫于内,以苦发之。又云∶当风取凉,醉以入房,能成此疾。

异法方宜论曰∶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俗饮潼酪而肉食。凡饮潼酪者,以饮多、速饮为能。

又曰∶因而大饮则气逆。又曰∶饮食入于阴,行气为阳,乃返阴道,是为逆也。

香港脚肾之外候,司于下体者也。肾属水而主寒化,寒水伤人,肾先受之。水湿居下,脚先受之。饮食入胃,脾湿下流,注于足而不散,皆成香港脚。或因外感风寒喜湿之邪,注久而成此疾。得病之始,人便不觉,因他病发动,或奄然大闷,经三两日方觉之。先从脚起,或缓弱痛痹,行起忽倒。或胫肿满,或足膝枯细。或心中忪悸,小腹不仁,小便秘涩。或举体筋骨酸疼。或恶闻食气,见食呕吐。或胸满气急,壮热憎寒,传足六经,外证与伤寒类焉,但卒然脚痛为异耳。《内经》名厥病,至汉名为缓风,宋齐后始谓之香港脚,名虽不同,其实一也。经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夫胃气不能施行,脾气不能四布,故湿下流乘于肾,加之醉以入房,阴虚劳弱,遂成香港脚。孙真人云∶古人少有此疾,白永嘉南渡,衣冠之人多有之,此皆湿郁于内所致也。又云∶凡四时之中,皆不得久坐久立湿冷之地,亦不得因酒醉汗出,脱衣洗足,当风取凉,皆成香港脚。暑月久坐久立湿地,则湿热之气蒸入经络,病发必热而四肢酸疼,烦闷 肿寒热,此皆山野农夫多有,久湿伤于外所致也。

巢氏《病源》云∶凡香港脚病,皆因感风毒所致。得此病多不即觉,或先无他疾而忽得之,或因众病后得之。初甚微,饮食嬉戏气力如故,当熟察之。其状自膝至脚有不仁或痹,或淫淫如虫所缘,或脚膝及胫指洒洒尔,或脚屈弱不能行,或微肿,或酷冷,或疼痛,或缓纵不随,或挛急。或至困能饮食者,或有不能者,或见饮食而呕吐,恶闻食气。或有物如指,发于 肠,迳上冲心,气上者。或举体转筋,或壮热头痛,或胸心冲悸,寝处不欲见明。或腹内苦痛而兼下者,或言语错乱有善忘误者。或眼浊精神昏愦者。此皆香港脚之兼病也,若治之缓便上入腹,或肿,或不肿,胸胁满,气上便杀人,急者不全日,缓者或二三月。初得此病便宜速治之,不同常病。

又云∶风毒湿气,初从脚上,后转入腹,而乘于气,故气上也。或血气虚弱,受风寒湿毒,与血并行肤腠,故令痹弱。或风湿毒瓦斯与血相搏,正气与邪气交击,而正气不宣散,故疼痛,是名不仁。或挟风毒则搏于筋,肾气不能宣通,水液不传于小肠,致壅溢脏腑,脏腑溉渍于肌肤之间,故肿满也。

东垣云∶《千金秘录》总谓南方皆系卑湿雾露所聚之地,其实腠理疏,阳气不能外固,因而履之,则清湿袭虚,病起于下,此由气血衰弱,受清湿之邪,气与血并行肤腠,邪气盛,正气少,故血气涩,涩则痹,虚则弱,故令痹弱也,后人名曰香港脚。孙真人所谓立坐湿地而久不觉感受,后因他病而作,其必南方之人欤?

经曰∶北方者,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俗饮潼酪以肉食。凡饮潼酪,以饮多速饮为能。

又云∶因而大饮则气逆。夫乳酪醇酒为湿热之物,饮之属也,加以奉养太过,亦滋其湿,水性润下,气不能 ,故下疰于足胫,积久而成肿满疼痛,此饮食之湿热流于下也。加之房事劳倦,脾肾愈虚而致香港脚,当作内因处治,其必北方之谓欤?

经曰∶南方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江东岭南率如此。春夏之交,山川蒸菀,风湿毒瓦斯为甚,足或肿痛,遂成瘴毒香港脚。其候则脚先屈弱,渐至痹疼,胫微肿,小腹微胀,头痛烦心,痰气壅逆,晡作寒热,便溲不通,甚者攻心而势迫,治之诚不可缓。支法存所以留意经方,偏善此术者,岂非江东岭表此疾得之多欤?

《发明》曰∶香港脚之疾,实水湿之所为也。盖湿之害人皮肉筋脉而属于下,然亦有二焉,一自外感,一自内致,其治法自应不同,故辨析而论之。其为病也,有证而无名,自晋苏敬始名之,而关中河朔无有也。惟南地卑水寒,其清湿之气中于人,必自足始,故经曰∶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又曰∶足胫肿曰水,太阴所至为 肿。此但言其湿自外感者也,所治之法故多辛温发散之剂。自内而致之,治法则未有也,无怪乎!或曰令之北方,其地则风甚高寒,其人则腠理致密而复多此疾者,岂是地之湿气盛之而为邪?且自外感伤于足之六经,故其状如伤寒,治从发散其邪也,故经治之多以艾 为佳,以导引湿气出外。今言内致,其可以六经发散为言,治法何以不备?答曰∶自内而致,脾湿之下流而注足脚。脾属四肢,湿气下流先从阴也。如人之脾虚泄泻,饮食所伤,则足太阴脾经先肿,而后及于面目身体,岂非水湿内溢而然耶?香港脚内致亦由是也。夫始因脾湿下溢出于经,则亦可从发散为治也。如小儿痘疹证,其因多禀五脏之淫火,治法当以托里而达于表,则痘能出而证安矣。然则因内而致,不可以言表乎?大抵因证施治,此万全也。因于外者,以发散为主;因于内者,以疏利为主。南人亦有因于内致者也,安得不从内治耶?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统大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1.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2.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3. 病机叙谕《古今医统大全》
  4.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5. 病挟气郁宜审《医门补要》
  6.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7. 病家两要说(三十三,一、忌浮言,二、知真医)《景岳全书》
  8.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9. 病家论《医学源流论》
  10.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11. 病茧《中医词典》
  12.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13. 病鉴《轩岐救正论》
  14.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15. 病解《黄帝内经太素》
  16.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17. 病久不愈四方《本草乘雅半偈》
  18.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19. 病久目瞎背跎足跛手软《医门补要》
  20.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21. 病可刺二十九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22.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23. 病可刺证《脉经》
  24.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25. 病可发汗证《脉经》
  26. 病机叙论《古今医统大全》
  27. 病可火二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28. 病机十九条《中医词典》
  29. 病可火证《脉经》
  30. 病机十九条《中医名词词典》
  31. 病可灸八条《仲景伤寒补亡论》

《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