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东垣云∶淋证当分在气在血而治之,以渴与不渴而辨之,如渴而小便不利,热在上焦气分,肺金主之,宜用淡渗之药,以茯苓泽泻琥珀灯心通草车前子瞿麦、 蓄之类,而清肺金之气,泻其火以滋水之上源也。不渴而小便不利者,热在下焦血分,肾与膀胱主之,宜用气味俱阴之药,知母黄柏滋肾丸是也,除其热,泄其闭塞,以滋膀胱肾水之下元也。

淋证初作者,主于实热,当利之,八正散之属是也。既利之而不愈,久久而气下陷者,虚也,宜升其气,气升而水自下。升而不愈,必用吐法,吐之而气自升也。痰多者用二陈汤,先服后吐,痰气闭塞者,二陈加木通香附探吐。

丹溪治一男子,病小便不通,医用通利药而反剧。丹溪曰∶此积痰也。痰积在肺,肺为上焦,膀胱为下焦,上焦闭则下焦塞,譬如滴水之器,必上窍通,而后下窍之水出焉。

乃以吐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然。此可见癃淋又不独主于经病也。

治郑宪使之子,年十六。生七个月后得淋病,五七日必一作,其发则大痛,水道下如漆如粟者一盏方定。脉之轻则涩,重则弦,视其形瘦而长,色青而苍。意其必因其父服下部热药,热在胎留于子之命门而然。遂以紫雪黄柏末丸,梧桐子大,晒干。热汤下百丸,半日又下二百丸,食物压之。又半日痛大作连腰腹,水道乃行,下漆如粟者碗许,痛减十之八。后与陈皮一两,桔梗木通各半两,又下一合许而安。父得燥热尚能病子,况母得之者乎?

治一年老人,因疝痛多服乌、附,患淋十余年,又服硝黄诸淋药不效,项发一大疽,淋痛愈甚,叫号困惫。脉短涩左微似弦,皆毒所致,凝积滞血满膀胱,脉涩为败血,短为血耗,忍痛伤血,叫号伤气,知其溺后有如败脓者,询验果然。多取土牛膝浓煎汤并四物汤大剂与之,三日后痛愈。败脓渐减,淋止疮势亦定。盖四物能生阴血也。

治一产妇,因收生者不谨,损破尿胞,而致淋沥。因思肌肉伤破尚可补完,脉之虚甚,并难产,皆是气血虚,产后又虚,试与峻补以参、术为君,芎、归为臣,桃仁陈皮、黄 、茯苓为佐,煎猪羊胞汤,令极饿饮之,一月而安。盖是气血骤长其胞,恐稍迟亦难成功。

一人年四十,口干溺数,春末得之,夏求治。脉俱涩,右略数而不弦,重取似大而稍有力,左稍沉略弱而不强,然涩却多于右,喜二尺皆不甚起,当作饮食浓味生热,此谓之痰热。禁其浓味,降火以清金,抑肝而补脾。三补丸二十一粒,玄明粉五粒,阿胶五粒,姜汤吞下,一日六次。又以四物汤加参、术、陈皮、生甘草五味麦门冬煎服,一日三次,与丸药间服之,一二日自觉清快,小便减三之二,口不干,止渴未消,头运眼花,久坐则腰疼,遂以摩腰丹治腰痛,仍以四物减川芎加参、 、白术牛膝、五味、炒柏、麦门冬煎六一散,反觉便多,遂去六一散,仍服丸药。

丹溪云∶淋虽有五,皆属于热。(小便滴沥涩痛者为淋,急胀不痛者谓之闭也。)治宜解热利水炒山栀子之类,不可发汗,汗之必便血

便血不痛者养血尿尿血而痛者为血淋也。

血淋一证须看血色,若血鲜者,心与小肠实热,若色瘀为积败之血也。《丹溪心法附录》云∶色瘀者乃肾与膀胱虚冷,误也。服汉椒根,意盖因瘀积特用辛味行其凝滞之瘀血耳。若谓虚冷而用热药。岂理也哉?此其热因热用之义也。丹溪既云五淋皆热,附录者何相戾焉?有瘀血作淋者,用牛膝膏,淋证有血因火燥下焦血气不得升降,而渗泄之令不行也,宜补阴降火,四物汤加知母、黄柏,或用四物汤下滋肾丸

痰热隔滞中焦,淋涩不通,二陈汤煎顿服探吐之,以提其气,小便热郁成淋不通,用赤茯苓黄芩泽泻车前子、麦门冬肉桂、木通、甘草梢,气虚者加黄 、木香、淋痛加黄柏、生地黄,夏月煎调益元散

阴茎痛乃厥阴气滞兼热,用甘草梢,盖欲缓其气耳。

有肾虚极而淋者,当补肾精而利小便,不可便用利水药。

人气虚淋闭,参、术中带木通、栀子之属。

淋证用诸通利药而不通者,用木香流气饮即通,或别用通气香剂才愈者,此乃气淋,出于冷热淋之外也。

热极成淋服药不效者,宜减桂,五苓散加木通、滑石、灯心、瞿麦各少许为末,蜜水调服。

伤寒后脱阳,小便不通,用生姜自然汁调茴香末敷小腹上,又服益智茴香丸益元散送下。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统大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1.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3.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4.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5.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6.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7.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8.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9.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0.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1.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2.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3.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4.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5.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6.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7.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8.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9.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0.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1.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2.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3.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4. 治法《重订囊秘喉书》
  25.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6. 治法《医医小草》
  27.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8. 治法《慎疾刍言》
  29.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30. 治法《景岳全书》
  31.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