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此事难知》云∶伤寒中脘痛,太阴也,理中汤、黄 建中汤之类。脐腹痛者,少阴也,四逆汤真武汤附子汤之类。小腹痛者,厥阴也,重则正阳散回阳丹;轻则当归四逆汤之类。若腹痛杂病,四物苦楝汤、酒煮当归丸之类。夏月腹痛,肌热恶寒、脉洪数,属手太阴、足阳明,黄芩芍药汤主之。四时腹痛,芍药甘草汤主之。

丹溪曰∶腹痛脉弦者多属食积,宜温散之,如煨干姜、炒苍术川芎白芷茱萸香附之类是也,不可峻用利药攻下之。盖食得寒则凝,热则化,更兼行气快气药助之,无不愈者。

凡痛必用温散,以其郁结不行、阻气不运故也。脉滑者是痰,痰因气滞,宜导痰解郁,二陈汤加台芎、苍术香附之类是也。

腹痛以手按之而痛甚者,手不可近者,皆实也,宜大黄芒硝之类下之。瘦黑人是实热,宜下之。跌扑损伤而痛,是瘀血,宜桃仁承气汤当归红花苏木下之。腹大痛,脉沉细实,附子理中汤大承气汤下之。饮食过伤而腹痛者,宜木香槟榔丸下之。壮实与初病之人元气未虚,宜下之。虚人与久病者,宜升之、消散之。中气不足,脾胃虚弱之人,伤饮食而腹痛,宜调补胃气并消导药,用人参白术山楂神曲枳实麦芽木香砂仁之类。若腹痛不禁下者,宜川芎苍术汤以治之。川芎、苍术、白芷、香附子茯苓滑石、姜,水煎服。小腹因寒而痛,宜用桂、吴茱萸,甚者附子汤。因寒气而作腹痛者,小建中汤官桂干姜、台芎、苍术、白芷。或小腹实痛,用青皮以行其气。因热而痛者,二陈汤加黄 、黄连栀子,痛甚者加炒干姜从之。若腹中常有热而痛,此为积热,宜调胃承气汤下之。腹中鸣声,乃火击动其水也,盖水欲下,火欲上,相触而然,用二陈汤加栀子、芩、连之属。腹痛宜分三阴部分而治,中脘太阴,脐腹少阴,小腹厥阴也。肥白人腹痛多是气虚湿痰,宜半夏人参、二术。芍药止治血虚腹痛,余俱不治,以其酸寒收敛而别无温散之功。脐下忽大痛,人中黑色者死。有卒然心腹大痛,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唇青厥逆,死在须臾。此内因食积,外感寒邪,名干霍乱之候也,宜急以盐汤灌之,而以鹅翎探吐取涎而愈。若夫清痰留滞于胸腹之间,食积郁结于肠胃之内,皆能令人腹痛。

清痰作痛者,控涎丹小胃丹之类。食积为患者,保和丸枳术丸之类消之,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之类下之。浊气在上者涌之,清气在下者提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结者散之,留者行之,此治之要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古今医统大全》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古今医统大全》书籍目录
  1.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3.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4.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5.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6.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7.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8.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9.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0.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1.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2.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3.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4.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5.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6.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7.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8.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19. 治法《医宗金鉴》
  20.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1. 治法《医述》
  22.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3. 治法《证治准绳·幼科》
  24.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5. 治法《证治准绳·疡医》
  26.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7. 治法《医碥》
  28.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29. 治法《医碥》
  30. 治法《古今医统大全》
  31. 治法《医碥》

《古今医统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