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理论提高时期
秦汉之际,方士蜂起,顺应统治阶级帝王们的愿望,寻求长生登仙之道。如秦时的安期生,汉时的李少君,至晋代的葛洪,他们对饮食营养、卫生、化学都有相当阐发,其中虽有不合理的成分,但对食治食养都有或多或少的贡献。晋唐时期,饮食营养学在前代初步形成的理论指导下,食养食疗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更为广泛和丰富,特别是对一些营养缺乏性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取得较大成就。若干由营养素缺乏所致的疾病,如甲状腺肿、脚气病、夜盲症等都能认识,并用有关食物来进行治疗。[例如]晋葛洪在其所著《肘后方》中,首先记载用海藻酒治瘿病(甲状腺肿)以及用猪胰治消渴病(糖尿病)。东晋医家支法存对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病)很有研究,拟医方多条治疗。方中药物颇多含有维生素B1。以后孙思邈在支氏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脚气病为食米区疾病,并提出食用谷皮和米熬粥来预防。后来,《诸病源候论》记载了用羊治甲状腺肿,蟾酥治创伤,羚羊角治中风。《千金方》首用猪肝治夜盲症。“以脏补脏”的原则也就产生了。总之,当时食疗已被医家们充分重视,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就强调“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长年饵生之奇法,极养生之术也。夫为医者,当需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他还引扁鹊的话说:“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不明药忌者,不能以除病也,……若能用食平疴释而遣疾者,可谓良工。”与此同时,在理论总结上,食疗开始逐渐从各门学科中分化出来,出现了专门论述食疗的专卷,标志食疗专门研究的开始。
《备急千金要方》
食疗经过前代的发展,到了唐朝集其大成,而出现了专著。孙思邈《千金方》中第二十六卷为“食治”专篇,强调以食治病 ,认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制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除序论外,分“果实、菜蔬、谷米、鸟兽虫鱼”四门来叙述,是现存最早的营养疗法专篇。他对饮食养生非常重视,认为“安生治本,必资于饮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强调饮食有节,五味不可偏盛等,对于老年养生、妇幼养生、四时养生等也多有论述。
《食疗本草》
唐显庆时,孟诜所著《食疗本草》问世,他搜集民间所传,医家所创,加以己见,集食物药物于一书,成了我国第一本“食物疗法”专著。本书共收食物227种,分别介绍食物的性能、效用、烹调方法,以及进食原则等。
其他有关食疗著述
唐代昝殷著《食医心鉴》,约成书于公元853年,本书以食治方为主,共列有十五类食方。南唐陈士良著《食性本草》,此书载食医诸方及五时调养脏腑之术,评者认为此书总集旧说,无甚新义。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有多种食治疾病的方法。唐人对食物与药物的区分已有明确认识。“食疗”形成专科,有了蓬勃的发展。南朝齐梁间的陶弘景总结前人本草,写成《本草经集注》,首创把药物分成八类,其中就有三类,即果、菜、米食属于食疗食物。

- 营养学理论提高时期《中医饮食营养学》
- 营养学理论全面发展时期《中医饮食营养学》
- 营养有关疾病防制《预防医学》
- 营养学进一步实践时期 明清时期至民国《中医饮食营养学》
- 营养与癌瘤《临床营养学》
- 营养学的证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营养与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营养学》
- 营养需求《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营养与感染和免疫《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障碍《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营养与感染之间的关系《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水肿《病理生理学》
- 营养与口腔粘膜病《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百病自测》
- 营养与龋齿《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营养与牙颌系统的发育《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贫血《老年百病防治》
- 营养与牙周病《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血液病学》
- 营养与遗传的密切关系《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百病自测》
- 营养与饮食学《中国医学通史》
-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临床营养学》
- 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临床营养学》
- 营养性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基础护理学》
- 营养性肝脏疾病的原因《临床营养学》
- 营养治疗的重要性《基础护理学》
- 营养性大细胞贫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营养治疗在医疗上的重要性《临床营养学》
《中医饮食营养学》
- 上篇 总论
- 第一章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
- 第二章 中医饮食营养学发展史
- 第三章 食物的性能和饮食作用
- 第四章 饮食的应用
- 下篇 常用饮食
- 第一章 解表饮食
- 辛温解表类
- 辛凉解表类
- 常用食品
- 参考:暖春补品有大葱
- 第二章 清热饮食
- 清热泻火类
- 清热凉血类
- 清热生津类
- 清热解毒类
- 常用清热食品
- 参考:多吃西红柿有利防癌
- 第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饮食
- 常用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竹笋的营养与功用
- 第四章 健脾消积类
- 消导类
- 健脾和胃类
- 健脾化湿类
- 常用食品
- 第五章 利尿通便类
- 利尿类食物
- 通便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第六章 理血类
- 活血类食物
- 止血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健康消费话红酒
- 第七章 补气类
- 常用补气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进补有哪些种类?
- 第八章 补血类
- 常用补血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花生炖吃最相宜
- 第九章 助阳类
- 助阳食物
- 助阳食品
- 参考:阳虚体质养生法
- 第十章 滋阴类
- 滋阴食物
- 银耳(《本草再新》)
- 白菜(《饮膳正要》)
- 梨(《名医别录》)
- 牛乳(《本草经集注》)
- 鸡蛋(《本草经集注》)
- 鳗鲡鱼(《名医别录》)
- 鳝鱼(《雷公炮炙论》)
- 鳖(《名医别录》)
- 龟肉(《名医别录》)
- 鸭肉(《名医别录》)
- 滋阴食品
- 参考:怎样选用滋补性食物
- 第十一章 其他食物
- 第十二章 常用药膳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