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本草图经》)
【基原】豆腐为豆浆用盐或石膏点后,凝成豆腐花,再用布包裹,滤去部分水分,即成。
【性味归经】甘,凉。入脾、胃 、大肠经。
【功效】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催乳。
【应用】
1.下痢:醋煎白豆腐食之。(《普济方》)
2.小儿夏季发烧不退,口渴饮水多:豆腐500g,黄瓜250g,煮汤代茶饮。(《食物与治病》)
3.小儿麻疹出齐后清热用:豆腐250g,鲫鱼二条,煮汤饮。(《食物与治病》)
4.产后乳少:豆腐500g,炒王不留行20g,煮汤。喝汤吃豆腐。(《食物与治病》)
【使用注意】
疔疮病患者忌食。
【按语】
豆腐能清火,肺热痰黄、咽痛、胃热口臭、便秘者较适宜。水土不服、遍身作痒、皮疹,每天食豆腐,可协助适应水土。过食豆腐有腹胀、恶心反应,莱菔可解。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清热散血。”
2.《食鉴》:“宽中益气,和脾胃,下大肠浊气,消胀满。”
3.《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润燥,生津,解毒,补中,宽肠,降浊。”

- 豆腐(《本草图经》)《中医饮食营养学》
- 豆腐《药性切用》
- 豆腐疔《中医词典》
- 豆腐《本草撮要》
- 豆腐红糖汤《保健药膳》
- 豆腐《本草从新》
- 豆腐红糖汤《食物疗法》
- 豆腐《本草求真》
- 豆腐石膏汤《保健药膳》
- 豆腐《饮食须知》
- 豆附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豆腐《本草易读》
- 豆鼓《中药学》
- 豆腐《本草纲目》
- 豆黄卷《长沙药解》
- 豆丹《回生集》
- 豆黄卷《本草易读》
- 豆疮传变《活幼心书》
- 豆浆粥《减肥新法与技巧》
- 豆疮陈氏方论《格致余论》
- 豆酱《本草求真》
- 豆豉灸《中医词典》
- 豆角菜《医学入门》
- 豆豉法《医宗金鉴》
- 豆卷《中药学》
- 豆豉法《中医词典》
- 豆卷《本草便读》
- 豆豉饼《外科理例》
- 豆卷散《小儿药证直诀》
- 豆豉《本草经解》
- 豆蔻《本草纲目》
《中医饮食营养学》
- 上篇 总论
- 第一章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
- 第二章 中医饮食营养学发展史
- 第三章 食物的性能和饮食作用
- 第四章 饮食的应用
- 下篇 常用饮食
- 第一章 解表饮食
- 辛温解表类
- 辛凉解表类
- 常用食品
- 参考:暖春补品有大葱
- 第二章 清热饮食
- 清热泻火类
- 清热凉血类
- 清热生津类
- 清热解毒类
- 常用清热食品
- 参考:多吃西红柿有利防癌
- 第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饮食
- 常用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竹笋的营养与功用
- 第四章 健脾消积类
- 消导类
- 健脾和胃类
- 健脾化湿类
- 常用食品
- 第五章 利尿通便类
- 利尿类食物
- 通便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第六章 理血类
- 活血类食物
- 止血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健康消费话红酒
- 第七章 补气类
- 常用补气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进补有哪些种类?
- 第八章 补血类
- 常用补血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花生炖吃最相宜
- 第九章 助阳类
- 助阳食物
- 助阳食品
- 参考:阳虚体质养生法
- 第十章 滋阴类
- 滋阴食物
- 银耳(《本草再新》)
- 白菜(《饮膳正要》)
- 梨(《名医别录》)
- 牛乳(《本草经集注》)
- 鸡蛋(《本草经集注》)
- 鳗鲡鱼(《名医别录》)
- 鳝鱼(《雷公炮炙论》)
- 鳖(《名医别录》)
- 龟肉(《名医别录》)
- 鸭肉(《名医别录》)
- 滋阴食品
- 参考:怎样选用滋补性食物
- 第十一章 其他食物
- 第十二章 常用药膳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