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神农本草经》)
【基原】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种仁。
【异名】薏米、米仁、苡米、六谷子、起实。
【性味归经】甘、淡,凉。入脾、肺、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止泻。
【应用】
1.风湿痹痛:薏苡仁粉,同曲米酿酒或袋盛煮酒饮之。(《本草纲目》)
2.脾虚泄泻:薏苡仁为末,同粳米煮粥,日日食之。或薏苡仁、白扁豆各30g同煎服。(《本草纲目》)
3.郁李仁50g研,以水滤汁,煮薏苡仁饭,日二食之。(《独行方》)
4.肠痈:薏苡仁100g,附子20g,败酱50g,上三味杵为末,以水500ml煎减半,顿服,小便当下。(《金匮要略》)
5.脾肺虚弱:山药60g,薏苡仁80g,柿饼30g,加水煮粥。(《医学衷中参西录》珠玉二宝粥)
【使用注意】
大便燥结、滑精、孕妇及精液不足、小便多者不宜服用。
【现代研究】
薏苡仁中,除含有一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少量维生素及无机物质外,并含有薏苡仁酯、薏苡仁素、谷甾醇、生物碱等有效成分。薏苡仁脂对动物的子宫和骨骼肌及运动神经末梢有作用,在低浓度时呈兴奋状态,高浓度时能产生麻痹。
【按语】
薏苡仁作用缓和,微寒而不伤胃,益脾而不滋腻。除治腹泻用炒苡仁外,其它均用生苡仁入药。因为薏米营养丰富,所以常用于久病体虚,病后恢复期。对老人、儿童均是好的药用食物。
【参考文献】
1.《本草纲目》:“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

- 薏苡仁(《神农本草经》)《中医饮食营养学》
- 薏苡仁《本草图经》
- 薏苡仁〈平〉《食疗本草》
- 薏苡仁《本草乘雅半偈》
- 薏苡仁茶《茶饮保健》
- 薏苡仁《药征》
- 薏苡仁附子败酱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薏苡仁《药鉴》
- 薏苡仁散《备急千金要方》
- 薏苡仁《本草撮要》
- 薏苡仁散《妇人大全良方》
- 薏苡仁《本草害利》
- 薏苡仁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薏苡仁《本草害利》
- 薏苡仁汤《儒门事亲》
- 薏苡仁《本草择要纲目》
- 薏苡仁汤《外科理例》
- 薏苡仁《名医别录》
- 薏苡仁丸《普济本事方》
- 薏苡仁《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薏苡仁丸《普济本事方》
- 薏苡仁《本草经解》
- 薏苡仁粥《医学入门》
- 薏苡仁《本草便读》
- 翳《中医名词词典》
- 薏苡仁《本草崇原》
- 翳《中医词典》
- 薏苡仁《本草思辨录》
- 翳风《针灸大成》
- 薏苡仁《中药学》
- 翳风《中医词典》
《中医饮食营养学》
- 上篇 总论
- 第一章 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
- 第二章 中医饮食营养学发展史
- 第三章 食物的性能和饮食作用
- 第四章 饮食的应用
- 下篇 常用饮食
- 第一章 解表饮食
- 辛温解表类
- 辛凉解表类
- 常用食品
- 参考:暖春补品有大葱
- 第二章 清热饮食
- 清热泻火类
- 清热凉血类
- 清热生津类
- 清热解毒类
- 常用清热食品
- 参考:多吃西红柿有利防癌
- 第三章 化痰止咳平喘饮食
- 常用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竹笋的营养与功用
- 第四章 健脾消积类
- 消导类
- 健脾和胃类
- 健脾化湿类
- 常用食品
- 第五章 利尿通便类
- 利尿类食物
- 通便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第六章 理血类
- 活血类食物
- 止血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健康消费话红酒
- 第七章 补气类
- 常用补气类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进补有哪些种类?
- 第八章 补血类
- 常用补血食物
- 常用食品
- 参考:花生炖吃最相宜
- 第九章 助阳类
- 助阳食物
- 助阳食品
- 参考:阳虚体质养生法
- 第十章 滋阴类
- 滋阴食物
- 银耳(《本草再新》)
- 白菜(《饮膳正要》)
- 梨(《名医别录》)
- 牛乳(《本草经集注》)
- 鸡蛋(《本草经集注》)
- 鳗鲡鱼(《名医别录》)
- 鳝鱼(《雷公炮炙论》)
- 鳖(《名医别录》)
- 龟肉(《名医别录》)
- 鸭肉(《名医别录》)
- 滋阴食品
- 参考:怎样选用滋补性食物
- 第十一章 其他食物
- 第十二章 常用药膳中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