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学管理人员的职责
(一)药学部(科)主任(副主任)职能
1.在医院院长领导下负责药学部(科)的工作。
2.负责药学部(科)的各项工作,制定药学部(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3.拟定药材预算、采购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4.负责督促检查药品管理情况,实行管理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满足医疗科研的需求。
5.负责密切配合临床工作,努力开展临床药学工作,建立药品信息网络,搜集整理药品情情报资料,宣传用药知识,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新药验证、临床疗效评价工作,惧药品不良反应。负责定期向卫生行政部门反映有关药品生产、流通及使用中的问题。
6.组织领导药品调配与制剂工作,指导和亲自参加复杂的药品调剂和制剂,保证配发的药品质量品格。
7.督促和检查毒、麻、精神、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以及药品检验鉴定工作,领导所属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8.经常深入科室,了解需要,征求意见,主动供应。得知有危重病员抢救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主动配合。
9.领导所属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进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
10.督促检查各科室的药品使用、管理情况。
11.组织及指导药学院校学生生产实习和医疗单位药剂人员进修的技术指导工作。
12.组织中草药的加工炮制和改革剂型、开展科学研究技术革新。
13.组织实施药品登记、统计工作。
14.确定本部(科)人员轮换和值班。
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二)西药调剂室的职责
1.在药学科指导工作。
2.负责西药调剂室的一切工作。
3.负责组织好本室的审方、计价、调配、核对、发药等管理工作。
4.负责建立好药品分装室,并配备业务熟练的药学人员负责管理,按分装制度严格执行。
5.负责对差错事故管理。应严格执行报告登记制度,对差错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或补救,若发生严重差错和事故应组织在关人员及时讨论。
6.负责对处方管理工作。
7.负责开展临床药学实践工作。
副主任应配合主任做好相应的工作。
(三)中药调剂室主任职责
1.在药学科指导下工作。
2.负责中药调剂室的一切工作。
3.负责组织好本室的审方、评价、调配、核对、发药等管理工作。
4.负责对埏方管理工作。
5.负责对差错事故处理等管理工作。
6.建立好中药分装保管工作。
7.负责开展中药的临床实践工作。
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相应的工作。
(四)临床药学室主任职责
1.在院长领导下,主持临床药学的日常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本室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检查各项工作的质量标准。
2.做好用药咨询,结合临床搞好合理用药新药试验和药品疗效评价工作。
3.组织检查药品不良反应登记报告制度执行情况,对于药物不良反应,要及时汇总,定期向药管会进行汇报。如出现紧急情况立即汇报院长。
4.积极组织开展临床药物研究、结合临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围绕合理用药开展药效学、药代学、生物利用度,检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
5.指导本室的业务技术工作,解决业务技术上的疑难问题。定期出刊“临床药学”刊物。
副主任配合主任做好相应的工作。
(五)药物研究室主任职责
1.在院长的领导下,主持本室的日常技术工作,组织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及自制制剂的质量标准,并组织实施。
2.指导本室的业务技术工作,解决业务技术上疑难问题。
3.根据临床需要研究中西药品新制剂,运用新技术,研究新剂型。
4.结合临床进行有关药物的性质、剂型、药价、药品质量、配伍禁忌等研究,以不断提高医院药工作水平。
副主任配合主任做好相应的工作。
(六)信息资料室主任职责
1.掌握收集国内外药学技术情况,介绍国内外药学动态,并接受咨询。
2.指导本室负责新增药品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对药管会每月审批的新药,进行登记备查,并将新药资料按照作用与用途,分类保存为临床提供咨询。
3.组织建立临床用药文摘卡,对刊物上刊登报道的合理用药、药物反应,个案报道、小经验等内容,摘录在临床用药文摘卡上,分别存放。
4.负责组织药品资料收集工作,按照资料的作用与用途,分别整理存放,提供信息资料。
5.负责检查临床方面、药物方面的刊物、书籍、杂志的保存工作,要达到书籍存放整齐、排列有序,借阅书籍要办理借还手续。
副主任配合主任搞好相应的工作。
(七)中、西药库主任职责
1.负责制定药品采购计划。拟购新品种应根据临床科室提出申请,经药剂科主任批准,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审批后采购。
2.负责药品的采购工作。
3.做好药品的保管工作。对失效变质、霉烂、虫蛀的药品不得使用,应报请领导批准后予以核销。
4.负责药品的出库工作。严格执行复核查对制度。
5.负责药库的药品保管安全工作。
副主任配合主任做相应的工作。
(八)制剂室主任职责
1.负责制剂的配制工作。
2.负责本院建立健全并执行以保证制剂质量的各项规章制度。
3.应经常深入临床了解自制制剂的质量,定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筛选、淘汰疗效不佳及不良反应严重的制品。
4.负责制订并根据执行卫生制度,对制剂人员的建立健康档案。
5.负责自配新制剂品种的审报工作。
6.负责各种制剂质量的把关工作。
7.副主任配合主任做好相应工作。
(九)中药炮制室主任职责
1.负责对药库购进药材的质量检查,保证药品质量。
2.负责批准办理炮制过程中药品合理损耗的报销出帐手续。
3.负责炮制药制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程序规章制度,确保炮制药品质量,负责药材浸泡、切片及炮制前、后过程中的督查工作。注意本室的卫生、安全工作。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动物饲养室主任职责
1.在药学科的指导下工作。
2.负责动物饲养室的全面工作。
3.对实验动物负责建立档案及登记工作,保证实验动物符合实验要求。
4.负责实验动物的购进工作。
副主任应协助主任搞好相应的工作。

- 药学管理人员的职责《医院药学》
- 药学发展简史《医院药学》
- 药学技术简史《医院药学》
- 药性总义《本草从新》
- 药学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医院药学》
- 药性总义《本草备要》
- 药学监督的组织网络与职责《医院药学》
- 药性专长论《医学源流论》
- 药学监督的作用与意义《医院药学》
- 药性指掌九十首《医经国小》
- 药学教育《中国医学通史》
- 药性有畏恶《冯氏锦囊秘录》
- 药学科《医院药学》
- 药性阴阳论《药鉴》
- 药学科的管理模式《医院药学》
- 药性要旨《医学启源》
- 药学科的科研基础必备条件《医院药学》
- 药性要旨《医旨绪余》
- 药学科质量管理《医院药学》
- 药性要旨《卫生宝鉴》
- 药学人员的考核《医院药学》
- 药性要旨《汤液本草》
- 药学人员的来源《医院药学》
- 药性形名论《侣山堂类辩》
- 药学人员的使用《医院药学》
- 药性小引《幼科铁镜》
- 药学人员的选拔和聘任《医院药学》
- 药性生熟〔用〕法《医学启源》
- 药学人员的职称分类《医院药学》
- 药性升降浮沉补泻法《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药学人员配备管理的含义《医院药学》
《医院药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二篇 医院药事管理
- 第三章 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第四章 医院药学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 一、医院药学机构的设置
- 二、医院工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与人员设置
- 四、西药调剂科(室)的职责与人员设置
- 五、中药调剂科(室)的职责与人员设置
- 六、药品科(药库)职责与人员设置
- 七、制剂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八、药品质量检验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九、临床药学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临床药学研究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一、临床药理研究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二、药学信息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三、微机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四、中药煎药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第五章 医院药学机构的建筑要求与内部设施
- 第六章 医院药学人员的管理
- 第七章 医院药学技术人员的职责
- 第八章 医院药学管理制度
- 一、西药调剂室工作制度
- 二、病房药房工作制度
- 三、病房小药柜管理制度
- 七、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 九、药品检验室工作制度
- 十、临床药学室工作制度
- 十一、药物研究室工作制度
- 十二、仪器室工作制度
- 十三、设备养护制度
- 十四、药品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 十五、药学信息科工作制度
- 十六、动物饲养室工作制度
- 十七、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
- 十八、中药制剂室工作制度
- 十九、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 二十、中药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 二十一、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 二十二、中药库工作制度
- 二十三、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
- 二十四、药剂人员考绩、考核制度
- 二十五、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 二十六、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制度
- 第九章 医院药学体系、质量标准与医院评审
- 第十章 医院药学仪器设备管理
- 第十一章 调剂业务管理
- 第十二章 医院制剂业务管理
- 第十三章 医院药学科的信息管理
- 一、开展医院药学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 二、药学信息管理工作的任务
- 三、医院药品集
- 四、药物信息室必备图书标准
- 五、药物信息的来源
- 六、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检索
- 七、信息资料的检索查阅方法
- 八、药物信息在医院中的应用
- 九、药品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信息的收集
- 十、药物信息中心和区域协作
- 十一、药物信息业务的组织人员和设备
- 第十四章 药学科质量管理
- 第十五章 医院药学监督
- 第十六章 医院药品管理
- 第十七章 药学科的管理模式
- 第十八章 电子计算机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
- 第十九章 中心摆药的作用与实施办法
- 第二十章 新药引进程序管理
- 第二十一章 药库管理
- 第二十二章 有效期药品的管理
- 第二十三章 放射性药品的管理
- 第二十四章 生物制品的管理
- 第二十五章 中药房的质量管理
- 第二十六章 药学科的经济效益管理
- 第二十七章 药品的淘汰
- 第二十八章 临床药学概述
- 第二十九章 临床药理学概述
- 第三十章 药物动力学
- 第三十一章 生物药剂学
- 第三十二章 药效学研究
- 第三十三章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第三十四章 中药的临床药学
- 第三十五章 药疗中病人不依从因素与对策
- 第三十六章 临床药物利用评价
- 第三十七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一、概述
- 二、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一)青霉素类
- (二)头孢菌素类
- (三)氨基甙类抗生素
-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
- (五)氯霉素类抗生素
- (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七)洁霉素(林可霉素,Jiemycin,Lincomycin)
- (八)多粘菌素B(PolymyxinB,AerosporinPolyfax)
- (九)抗真菌抗生素
- 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四、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五、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六、抗寄生虫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七、作用于中枢神经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八、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九、骨骼肌松弛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主要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二、降血脂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三、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四、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五、利尿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一)氢氯噻嗪(双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Hydrochlorthizide)
- (二)、呋喃苯胺酸(Furosemide速尿)
- (三)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
- (四)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 十六、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七、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
- 十八、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九、维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二十、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二十一、免疫增强剂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二十二、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第三十八章 药源性疾病
- 第三十九章 药物中毒与解救
- 一、概述
- 二、作用于中枢神以的药物中毒
- (一)巴比妥类中毒
- (二)苯妥英钠(大仑丁)
- (三)水合氯醛
- (四)副醛
- (五)氯丙嗪(冬眠灵)乙酰普马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
- (六)利眼宁中毒
- (七)安定中毒
- (八)眠尔通(安宁)中毒
- (九)安眠酮(海米那)中毒
- (十)溴化物中毒
- (十一)锂盐中毒
- (十二)安坦中毒
- (十三)左旋多巴(左多巴)中毒
- (十四)筒箭毒碱、氯化筒箭毒碱、氯化琥珀胆碱中毒
- 三、麻醉药与镇痛药中毒
- 四、水杨酸盐类药物中毒
- 五、阿片类药物中毒
- 七、拟胆碱药中毒
- 八、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 九、心血管系统药物中毒
- 十、肾上腺素中毒
- 十一、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中毒
- 十二、抗组胺类药物中毒
- 十三、抗阿米巴病药物中毒
- 十四、抗血吸虫病、黑热病及丝虫病药物中毒
- 十五、抗疟疾药物中毒
- 十六、驱虫药中毒
- 十七、抗结核及抗麻风药物中毒
- 第四十章 临床药理学进展与二十一世纪药物治疗学展望
- 第四篇 医学制剂学
- 第四十一章 医院制剂学概述
- 第四十二章 医院制剂基本操作技术
- 第四十三章 药物制剂通则
- 一、片剂
- 二、注射剂
- 三、酊剂
- 四.栓剂
- 五、胶囊剂
- 六、软膏剂
- 七、眼膏剂
- 八、滴眼剂
- 九、滴丸剂
- 十、糖浆剂
- 十一、气雾剂
- 十二、膜剂
- 十三、丸剂
- 十四、散剂
- 十五、冲剂
- 十六、锭剂
- 十七、煎膏剂
- 十八、胶剂
- 十九、合剂
- 二十、酒剂
- 二十一、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 二十二、膏药
- 二十三、橡胶膏剂
- 第四十四章 药物制剂的称定性
- 第四十五章 新型药物载体制剂及前体药物制剂
- 第四十六章 灭菌法
- 第四十七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 第四十八章 医院药品检验
- 第五篇 医院药学的科研与教学
- 第四十九章 医院药学科研
- 一、概述
- 二、药学科的科研基础必备条件
- 三、医院药学的科研应掌握的原则
- 四、医院药学科研工作的类型与范围
- 五、医院药学科研选题的原则与内容
- 六、开题前的调研和论证
- 七、科研课题的设计要求
- 八、科研课题的实施与管理
- 九、科研成果的评价与总结
- 第五十章 新药物的开发
- 第五十一章 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
- 第五十二章 新药的审批、生产和技术转让
- 第五十三章 医院药学科技档案管理
- 第五十四章 医院药学教学
- 第五十五章 医院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 第五十六章 药物经济学与社会药学的研究
- 第六篇 附录
- 一、容易混淆的中外文药名表
- (一)容易混淆的中文药名
- (二)外形或发音相近的外文药名
- 二、化学元素中文外中称对照表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算单位表
- 四、处方常用拉丁词缩写与中文对照表
- 五、麻醉药品、毒药、精神药品(部分)的法定剂量表(缺)
- 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抗菌药物选择参考表
- 七、医用微量元素参考数据表
- 八、常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参考表
- 九、常见各种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三)常见食物、植物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四)常见的药物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五)中草药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六)强酸、强碱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七)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毒物中毒状解救措施表
- (八)、常见动物咬剌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九)、常见农药及灭鼠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十)、其他毒物中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
- 十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
- 十四、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 十六、新药审批办法
- 十七、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
- 十八、《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中药问题的补充规定说明
- 十九、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
- 二十、药品卫生标准
- 二十一、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和说明
- 二十二、药品卫生检验方法通则
- 二十三、药品的溶血试验、局部剌激及过敏试验
- 二十四、注射剂澄明度检查法
- 二十五、生物利用度测定法
- 二十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