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常见动物咬剌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品名 | 中毒症状 | 解救措施 |
毒蛇咬伤 | ⑴被含神经毒之蛇咬伤,伤口处麻痒,疼痛轻度水肿,齿痕小且不渗液,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流涎,胸闷,视,幻视,眼睑下垂,瞳孔放大,对光反应与调节消失,言语不清,吞咽困难,牙关紧闭,四肢无瘫痪,惊厥,昏迷,休克,最后可因心肌及呼吸麻痹而死亡;⑵被含血液毒之蛇咬伤,局部剧痛,迅速肿大,延向同侧体近端,甚至躯干,有广泛瘀斑,齿痕部流出淡红色液体,皮肤潮冷,畏寒,发热,口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全身酸痛,心悸胸闷,烦躁不安,谵妄,脉速,血压下降,休克,血尿便血,呕血,皮肤粘膜出血心律失常,黄疸,最后可抽搐 | ⑴保持安静勿走动;⑵用止血带止住动脉 血流,每15-20分钟放松止血带1-2分钟;⑶如有毒牙残留,及时挑去后.楞选用1.0.1%高锰酸钾,3%双氧水,0.02%呋喃西林,5%鞣酸溶液或浓红茶水冲洗;⑷伤口用很多放射形或十字形切口取毒液,或用火罐,吸奶器及口吮创伤处(口应无破损)每次20分钟,每隔一至数小时一次,吸吮间隙用2%氯化钠润湿之纱布敷于伤口上;⑸用0.25-0.5%盐酸普鲁卡因局部封闭;⑹给镇静剂控制恐惧;⑺静脉补液;⑻静注氢化考的松;⑼给抗生素防止感染;⑽必要时输血,给中枢兴奋剂⑾给上海蛇药或其他蛇药(见727页);若病情严重,可将服药间隔缩短并加大剂量,必要时可配合针炙治疗;⑿手足被咬伤,引起上肢肿胀,穿剌八邪穴(四个手指指缝之间),下肢肿胀,穿剌八凤穴(四个足趾趾缝之间),以排除毒液,加速退肿(穿剌可用钝头精釜平直入2厘米);⒀对症治疗;⒁因地制宜采取各种中草药治疗 |
蝎螫伤、毒蜘蛛咬伤 | 局部灼痛,红肿,麻木,出血,皮疹,感觉过敏,肌肉痉,头痛,头晕,发热畏光,全身不适,乏力,流泪,流涕,流涎,恶心,呕吐,大汗淋漓,体温下降,严重者血压先升后降,抽搐,脉弱,气急,心动或过缓,早搏,肺水肿,休克,呼吸中枢麻痹等 | ⑴除支剌针;⑵局部冰敷;⑶被的上方扎紧,每15分钟放松1-2分钟;⑷切开皮肤,抽吸毒淮,并选用0.05%高锰酸,石灰水上清液,3%氨水冲洗伤口;⑸伤口周围涂溶化的南蛇通药片;⑹3%盐酸吐根碱1m加4-9ml注射用水或生理用水,注入敷伤部位皮下;⑺0.25-0.5%盐酸普鲁在局封;⑻对症治疗 |
蜂类螫伤 | 局部红肿,伴有水泡,烧灼感,瘙痒感,剌痛,发热,头痛,头晕等,过敏体质者可发生荨麻疹,眼睑,嘴唇及喉头水肿,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气闷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过敏性休克症状 | ⑴立刻取出蜂剌(勿用手挤);⑵局部涂3%氨水或肥皂水,如为黄螫伤,可用米醋湿敷;⑶过敏反应者,给抗组织胺药和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⑷肌肉痉挛可静注10%葡萄糖酸钙;⑸静滴氢化可的松;⑹喉阴塞时,施行气管切开或插管,⑺对症支持疗法;⑻选用七叶一枝花,半边莲,青苔等,洗干净捣烂外敷 |
蜈蚣咬伤 | 局部剧痛,红肿,可致淋巴管炎和组织坏死,重者可发热,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昏迷等 | ⑴选用3%氨水,5%碳酸氢钠或肥皂水清洗伤口,用碘酊;⑵用0.25-0.5%盐酸普卡因局封或局部冰敷;⑶用南通蛇药片或选用鲜桑叶,鱼腥草,鲜薄公英等1-2两,捣碎敷伤口周围(勿涂在伤口处);⑷对症及支持疗法 |
狂犬咬伤 | 乏力,头痛,呕吐,1-2日后出现狂躁,恐惧,吞烟和呼吸困难及恐水症,数日后出现全身瘫痪,瞳孔放大,最后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 | ⑴咬伤部位应彻底清创,并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1500单位;⑵被狂犬疑似狂犬咬伤者,应注射狂犬疫苗;⑶对症处理 |

- 常见动物咬剌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医院药学》
-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及其应用评价《临床生物化学》
- 常见毒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常见的运动损伤《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常见儿科疾病的手术年龄《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常见的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前《预防医学》
- 常见妇科疾患《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常见的一些心身疾病《医学心理学》
- 常见功能障碍的评价和处理《康复医学》
- 常见的药物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医院药学》
- 常见急诊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急诊医学》
- 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放射诊断学》
- 常见疾病防制《预防医学》
- 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肿瘤《口腔科学》
- 常见颈部肿块《普通外科学》
- 常见的环境污染性疾病防制《预防医学》
- 常见抗体的测定《医学免疫学》
- 常见的骨肿瘤《病理学》
- 常见农药及灭鼠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医院药学》
- 常见的骨疾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常见伤病者的表象《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常见的刺激性气体《预防医学》
- 常见食物、植物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医院药学》
- 常见的并发症《病理学》
- 常见体表肿瘤《外科学总论》
- 常见的变异型免疫缺陷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常见问题《中医之钥》
- 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医学免疫学》
- 常见症状《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医学免疫学》
- 常见症状《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医院药学》
- 第一篇 总论
- 第二篇 医院药事管理
- 第三章 科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 第四章 医院药学机构的设置与职责
- 一、医院药学机构的设置
- 二、医院工管理委员会的职责与人员设置
- 四、西药调剂科(室)的职责与人员设置
- 五、中药调剂科(室)的职责与人员设置
- 六、药品科(药库)职责与人员设置
- 七、制剂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八、药品质量检验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九、临床药学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临床药学研究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一、临床药理研究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二、药学信息科(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三、微机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十四、中药煎药室职责与人员设置
- 第五章 医院药学机构的建筑要求与内部设施
- 第六章 医院药学人员的管理
- 第七章 医院药学技术人员的职责
- 第八章 医院药学管理制度
- 一、西药调剂室工作制度
- 二、病房药房工作制度
- 三、病房小药柜管理制度
- 七、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 九、药品检验室工作制度
- 十、临床药学室工作制度
- 十一、药物研究室工作制度
- 十二、仪器室工作制度
- 十三、设备养护制度
- 十四、药品质量信息反馈制度
- 十五、药学信息科工作制度
- 十六、动物饲养室工作制度
- 十七、中药调剂室工作制度
- 十八、中药制剂室工作制度
- 十九、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
- 二十、中药贵重药品管理制度
- 二十一、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制度
- 二十二、中药库工作制度
- 二十三、中药加工炮制室工作制度
- 二十四、药剂人员考绩、考核制度
- 二十五、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 二十六、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制度
- 第九章 医院药学体系、质量标准与医院评审
- 第十章 医院药学仪器设备管理
- 第十一章 调剂业务管理
- 第十二章 医院制剂业务管理
- 第十三章 医院药学科的信息管理
- 一、开展医院药学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 二、药学信息管理工作的任务
- 三、医院药品集
- 四、药物信息室必备图书标准
- 五、药物信息的来源
- 六、信息资料的收集和检索
- 七、信息资料的检索查阅方法
- 八、药物信息在医院中的应用
- 九、药品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信息的收集
- 十、药物信息中心和区域协作
- 十一、药物信息业务的组织人员和设备
- 第十四章 药学科质量管理
- 第十五章 医院药学监督
- 第十六章 医院药品管理
- 第十七章 药学科的管理模式
- 第十八章 电子计算机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
- 第十九章 中心摆药的作用与实施办法
- 第二十章 新药引进程序管理
- 第二十一章 药库管理
- 第二十二章 有效期药品的管理
- 第二十三章 放射性药品的管理
- 第二十四章 生物制品的管理
- 第二十五章 中药房的质量管理
- 第二十六章 药学科的经济效益管理
- 第二十七章 药品的淘汰
- 第二十八章 临床药学概述
- 第二十九章 临床药理学概述
- 第三十章 药物动力学
- 第三十一章 生物药剂学
- 第三十二章 药效学研究
- 第三十三章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第三十四章 中药的临床药学
- 第三十五章 药疗中病人不依从因素与对策
- 第三十六章 临床药物利用评价
- 第三十七章 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一、概述
- 二、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一)青霉素类
- (二)头孢菌素类
- (三)氨基甙类抗生素
- (四)四环素类抗生素
- (五)氯霉素类抗生素
- (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七)洁霉素(林可霉素,Jiemycin,Lincomycin)
- (八)多粘菌素B(PolymyxinB,AerosporinPolyfax)
- (九)抗真菌抗生素
- 三、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四、抗结核病药和抗麻风病药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五、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六、抗寄生虫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七、作用于中枢神经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八、麻醉药的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
- 九、骨骼肌松弛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主要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二、降血脂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三、主要作用于呼吸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四、主要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五、利尿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一)氢氯噻嗪(双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塞,Hydrochlorthizide)
- (二)、呋喃苯胺酸(Furosemide速尿)
- (三)安体舒通(Spironolactone)
- (四)乙酰唑胺(Acetazolamide)
- 十六、作用于血液系统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七、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
- 十八、抗甲状腺药物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十九、维生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二十、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二十一、免疫增强剂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二十二、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相互作用
- 第三十八章 药源性疾病
- 第三十九章 药物中毒与解救
- 一、概述
- 二、作用于中枢神以的药物中毒
- (一)巴比妥类中毒
- (二)苯妥英钠(大仑丁)
- (三)水合氯醛
- (四)副醛
- (五)氯丙嗪(冬眠灵)乙酰普马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
- (六)利眼宁中毒
- (七)安定中毒
- (八)眠尔通(安宁)中毒
- (九)安眠酮(海米那)中毒
- (十)溴化物中毒
- (十一)锂盐中毒
- (十二)安坦中毒
- (十三)左旋多巴(左多巴)中毒
- (十四)筒箭毒碱、氯化筒箭毒碱、氯化琥珀胆碱中毒
- 三、麻醉药与镇痛药中毒
- 四、水杨酸盐类药物中毒
- 五、阿片类药物中毒
- 七、拟胆碱药中毒
- 八、阿托品类药物中毒
- 九、心血管系统药物中毒
- 十、肾上腺素中毒
- 十一、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中毒
- 十二、抗组胺类药物中毒
- 十三、抗阿米巴病药物中毒
- 十四、抗血吸虫病、黑热病及丝虫病药物中毒
- 十五、抗疟疾药物中毒
- 十六、驱虫药中毒
- 十七、抗结核及抗麻风药物中毒
- 第四十章 临床药理学进展与二十一世纪药物治疗学展望
- 第四篇 医学制剂学
- 第四十一章 医院制剂学概述
- 第四十二章 医院制剂基本操作技术
- 第四十三章 药物制剂通则
- 一、片剂
- 二、注射剂
- 三、酊剂
- 四.栓剂
- 五、胶囊剂
- 六、软膏剂
- 七、眼膏剂
- 八、滴眼剂
- 九、滴丸剂
- 十、糖浆剂
- 十一、气雾剂
- 十二、膜剂
- 十三、丸剂
- 十四、散剂
- 十五、冲剂
- 十六、锭剂
- 十七、煎膏剂
- 十八、胶剂
- 十九、合剂
- 二十、酒剂
- 二十一、流浸膏剂与浸膏剂
- 二十二、膏药
- 二十三、橡胶膏剂
- 第四十四章 药物制剂的称定性
- 第四十五章 新型药物载体制剂及前体药物制剂
- 第四十六章 灭菌法
- 第四十七章 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
- 第四十八章 医院药品检验
- 第五篇 医院药学的科研与教学
- 第四十九章 医院药学科研
- 一、概述
- 二、药学科的科研基础必备条件
- 三、医院药学的科研应掌握的原则
- 四、医院药学科研工作的类型与范围
- 五、医院药学科研选题的原则与内容
- 六、开题前的调研和论证
- 七、科研课题的设计要求
- 八、科研课题的实施与管理
- 九、科研成果的评价与总结
- 第五十章 新药物的开发
- 第五十一章 新药的临床试验研究
- 第五十二章 新药的审批、生产和技术转让
- 第五十三章 医院药学科技档案管理
- 第五十四章 医院药学教学
- 第五十五章 医院药学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
- 第五十六章 药物经济学与社会药学的研究
- 第六篇 附录
- 一、容易混淆的中外文药名表
- (一)容易混淆的中文药名
- (二)外形或发音相近的外文药名
- 二、化学元素中文外中称对照表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算单位表
- 四、处方常用拉丁词缩写与中文对照表
- 五、麻醉药品、毒药、精神药品(部分)的法定剂量表(缺)
- 六、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抗菌药物选择参考表
- 七、医用微量元素参考数据表
- 八、常用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参考表
- 九、常见各种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三)常见食物、植物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四)常见的药物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五)中草药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六)强酸、强碱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七)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生产过程中的一些毒物中毒状解救措施表
- (八)、常见动物咬剌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九)、常见农药及灭鼠中毒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十)、其他毒物中症状及解救措施表
-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办法
- 十二、医院药剂管理办法
- 十四、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
- 十六、新药审批办法
- 十七、关于新药审批管理的若干补充规定
- 十八、《新药审批办法》中有关中药问题的补充规定说明
- 十九、中药保健药品的管理规定
- 二十、药品卫生标准
- 二十一、药品卫生标准补充规定和说明
- 二十二、药品卫生检验方法通则
- 二十三、药品的溶血试验、局部剌激及过敏试验
- 二十四、注射剂澄明度检查法
- 二十五、生物利用度测定法
- 二十六、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