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六)利眼宁中毒

《医院药学》书籍目录

利眠宁又称氯氮卓,常用于治疗情绪烦躁,焦虑、失等,兼有松弛肌肉,抗惊阙作用。短期应用治疗量副作用不多。

1.药理和毒理

(1)口服本品数小时后,血液浓度达至最高峰,半衰期红为24小时,停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在几天内缓慢下降。本品由尿排泄,1%-2%以原型排出,3%-6%为结合型。

(2)本品有安定、松弛肌肉、抗惊阙等作用。

(3)大剂量利眠宁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抑制。

(4)本品偶可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停药数周后可恢复。

(6)利眠宁可使血管脆性增加使原有哮喘哮喘持续状态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7)长期服朋大剂量利眠宁,易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则可出现症状。

(8)本品巴比妥类、酚噻嗪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酒精等合用,可增强其作用。

2.诊断要点

(1)有应用利眠宁史。

(2)临床表现:①副作用有嗜睡眩晕,运动失调、精神错乱,偶有中枢神经兴奋、锥体系障碍、晕厥(年老体弱者更易发生)全身性皮炎等。②摄入过量除以上症状加得外,尚有昏迷血压下降呼吸抑制和心动缓慢等。③长期应用,有食欲和体重增加、久用可以成瘾、给精神病人大剂量的利眠宁(300-600mg/日)持续数月易产生依赖性,突然停药,可有抑郁、精神激动、失眠、食欲丧失、恶心、精神病症加重以及癫痫大发作等症状。④其他:可出现不能发音、尿闭粒细胞减少紫癜、皮疹、黄疸伴瘙痒肝肿大及压痛、甲状腺毒症的症状、性欲不正常、女性患者泌乳及乳腺肿大、排卵不规则等。

3.治疗

(1)立即催吐,尽快洗胃并用盐类泻药(硝酸钠25g加入一杯水中)以排出药物。

(2)静脉输入适量葡萄糖生理盐水保持体液平衡并促使药物从肾脏排出。

(3)血压下降时选用升压药物如间羟胺、新福林,去甲肾上腺素等。

(4)呼吸抑制,可用气,必要时作人工呼吸酌用呼吸中枢兴奋药,如尼可刹米,山梗菜碱等。

(5)选用中枢兴奋药如美解眠、戊四氮、硫酸丙、咖啡因等,可以对抗本药引起的中枢神抑制现象。

(6)其他对症处理。

(7)一般副作用及紫癜、黄疸等,停药后均可消失。

4.预防

(1)应用本品剂量不可过大,时间不可过长,长期大量用药后必须逐渐停药。

(2)年老体弱者,减量应用、肝、肾功能减能减退及有酒癖者慎用。

(3)不宜与巴比妥类、吩噻嗪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及酒类合用。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医院药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医院药学》书籍目录
  1. 利眼宁中毒《医院药学》
  2. 利咽玄参茶《茶饮保健》
  3. 利药《中医词典》
  4. 利咽良品《痰火点雪》
  5. 利用ISHH技术对肿瘤或癌前组织的细胞间期染色体铺片进行研究《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6. 利咽解毒汤《冯氏锦囊秘录》
  7. 利用积极的心理因素促使病人康复《医学心理学》
  8. 利血平《医院药学》
  9. 利用性染色体特异性DNA探针的ISHH技术《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10. 利血脉《千金翼方》
  11. 利用药物修饰免疫反应《医院药学》
  12. 利小便秘方(华佗利小便)《华佗神方》
  13. 利止遗止反为死证《读医随笔》
  14. 利小便,实大便《中医名词词典》
  15. 沥胞生《中医词典》
  16. 利小便《读医随笔》
  17. 沥浆产《中医词典》
  18. 利小便《千金翼方》
  19. 沥浆生《中医词典》
  20. 利痰丸《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21. 沥青疮《中医词典》
  22. 利斯特菌病《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3. 沥血腰痛《中医词典》
  24. 利水通淋《中医词典》
  25. 《本草易读》
  26. 利水渗湿药应用注意事项《中药学》
  27. 例论《笔花医镜》
  28. 利水渗湿药《中药学》
  29. 例言《张聿青医案》
  30. 利水道分阴阳《丹溪手镜》
  31. 例言《灵素节注类编》

《医院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