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专长论
药之治病,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如性热能治寒,性燥能治湿。芳香则通气,滋润则生津,此可解者也。如同一发散也,而桂枝则散太阳之邪,柴胡则散少阳之邪。同一滋阴也,而麦冬则滋肺之阴,生地则滋肾之阴。同一解毒也,而雄黄则解蛇虫之毒,甘草则解饮食之毒,已有不可尽解者。至如鳖甲之消痞块,使君子之杀蛔虫,赤小豆之消肤肿,蕤仁生服不眠,熟服多眠,白鹤花之不腐肉而腐骨,则万不可解者。此乃药性之专长,即所谓单方秘方也。然人只知不可解者之为专长,而不知常用药之中,亦各有专长之功。后人或不知之,而不能用,或日用而忽焉,皆不能尽收药之功效者也。知医者,当广集奇方,深明药理,然后奇症当前,皆有治法,变化不穷。当年神农着《本草》之时,既不能睹形而即识其性,又不可每药历试而知,竟能深识其功能,而所投必效,岂非与造化相为默契,而非后人思虑之所能及者乎?

- 药性专长论《医学源流论》
- 药性指掌九十首《医经国小》
- 药性总义《本草备要》
- 药性有畏恶《冯氏锦囊秘录》
- 药性总义《本草从新》
- 药性阴阳论《药鉴》
- 药学发展简史《医院药学》
- 药性要旨《医学启源》
- 药学管理人员的职责《医院药学》
- 药性要旨《医旨绪余》
- 药学技术简史《医院药学》
- 药性要旨《卫生宝鉴》
- 药学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医院药学》
- 药性要旨《汤液本草》
- 药学监督的组织网络与职责《医院药学》
- 药性形名论《侣山堂类辩》
- 药学监督的作用与意义《医院药学》
- 药性小引《幼科铁镜》
- 药学教育《中国医学通史》
- 药性生熟〔用〕法《医学启源》
- 药学科《医院药学》
- 药性升降浮沉补泻法《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 药学科的管理模式《医院药学》
- 药性论《银海精微》
- 药学科的科研基础必备条件《医院药学》
- 药性光明赋《异授眼科》
- 药学科质量管理《医院药学》
- 药性歌括《寿世保元》
- 药学人员的考核《医院药学》
- 药性歌(凡二百四十首 添加)《明医指掌》
- 药学人员的来源《医院药学》
《医学源流论》
- 徐大椿·清·乾隆二十二年
- 自叙
- 卷上·经络脏腑
- 卷上·脉
- 卷上·病
- 卷上·方药
- 方药离合论
- 古方加减论
- 方剂古今论
- 单方论
- 禁方论
- 古今方剂大小论
- 药误不即死论
- 药石性同用异论
- 劫剂论
- 制药论
- 人参论
- 用药如用兵论
- 执方治病论
- 汤药不足尽病论
- 本草古今论
- 药性变迁论
- 药性专长论
- 煎药法论
- 服药法论
- 医必备药论
- 乩方论
- 热药误人最烈论
- 薄贴论
- 貌似古方欺人论
- 卷下·治法
- 司天运气论
- 医道通治道论
- 五方异治论
- 病随国运论
- 针灸失传论
- 水病针法论
- 出奇制病论
- 治病缓急论
- 治病分合论
- 发汗不用燥药论
- 病不可轻汗论
- 伤风难治论
- 攻补寒热同用论
- 临病患问所便论
- 治病不必顾忌论
- 病深非浅药能治论
- 愈病有日期论
- 治人必考其验否论
- 防微论
- 知病必先知症论
- 补药可通融论
- 轻药愈病论
- 腹内痈论
- 围药论
- 卷下·书论(附∶科)
- 卷下·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