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肉
味酸,气微寒。无毒。一云平、温,微毒。南北山野俱有,雌雄毛色不同,声作鸡鸣,实系鸡属。吕后名雉,故高祖字以野鸡也。其飞不高,若矢直往。百步即堕,因以雉名。
今船车中,取尾插其竿头,亦欲快速之如矢尔。庖厨堪用,益少损多。九十月间,食之有补。五脏气逆喘息不止,及消渴小便多者殊功;肠胃气虚下痢无度,兼禁口大孔痛者立效。更主诸 ,尤为要方。余月食之,生疮发痔。一说雉是离禽,明旺于火,丙午日遇,切忌沾唇。合胡桃肉食,发豆风心疼;合荞麦面食,生蛔虫腹痛。菌蕈木耳同食,发痔下血难休。自死者足爪不伸,若食之杀人倾刻。久食渐瘦,痼疾复兴。卵煮同葱,食之方妙。
锦鸡与丹雄鸡类,尾毛长尺余;毛羽具红黄色多,有圆斑点。嗉藏肉缓,睛则外舒。见者不明,咸谓吐锦。煮食香美适口,且令聪明;养观文彩动人,更禳火疫。 鸡黄黑,上党多生。《禽经》篇中,称为毅鸟。(谓 毅鸟也,鸥信鸟也。)因其猛气健斗,斗死不离,至今武人头盔常着其尾。多食男健,且补虚羸英鸡体热无毛,吃碎石英所致。人食肥健润泽,补足阳道而然。

- 雉肉《本草蒙筌》
- 雉肉《新修本草》
- 雉肉《饮食须知》
- 雉肉《本草经集注》
- 雉肉《医学入门》
- 雉肉《千金翼方》
- 雉肉《证类本草》
- 雉鸡《本草分经》
- 雉肉《名医别录》
- 雉《药性切用》
- 稚阳稚阴《中医词典》
- 雉《本草撮要》
- 瘈《中医词典》
- 雉《本草从新》
- 瘈脉《中医词典》
- 雉《本经逢原》
- 瘈脉(一名资脉)《针灸大成》
- 雉《本草求真》
- 瘈疭《中医词典》
- 雉《证类本草》
- 瘈瘲《医效秘传》
- 雉《冯氏锦囊秘录》
- 中《中医词典》
- 雉《本草衍义》
- 中《医学传灯》
- 雉《本草纲目》
- 中《伤寒六书》
- 滞针《中医词典》
- 中《史载之方》
- 滞针《中医刺灸》
- 中(月吕)《中医词典》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