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
味甘、淡,气平。味薄,降也,阳也,阳中阴也。无毒。产江淮山谷,如指大藤茎。
正月采收,荫干入药。因孔节相贯,吹口气即通,故此得名。去皮咀片,泻小肠火郁不散,非他药可伦;利膀胱水闭不行,与琥珀相等。消痈疽作肿,疗脾疸嗜眠。解烦哕,开耳聋,出音声,通鼻塞。行经下乳,催产堕胎。实结如小木瓜,名曰燕腹;(白瓤黑核。)亦能治翻胃证,除热三焦。
根治项下瘿瘤,多取绞汁顿服。又种心空有瓠,与灯草同;乃通脱木立名,凭揉碎用。洁白轻虚可爱,女工每剪饰花。利水使阴窍通和,退肿令癃闭舒泰。更(谟)按∶通草、通脱木,经云∶行水专利小肠,且多他证之治。既为良药,当勿传讹。
奈何时医每以通草认作别条木通,以通脱木反呼名曰通草。致使市家真伪混卖,误人甚多。殊不知本草立名,各有意寓。通脱木因瓠中藏脱木得之,名竟直述。通草藤茎不甚长大,故以草称。木通系俗指葡萄藤茎,且大且长,特加木字。总曰通者孔窍悉同,行水利肠固并建效,其治他证,虽百木通不能及一通草矣。齐驱并驾,安得谓乎?况木通栽多家园,皮薄坚确,实名葡萄。通草产自山谷,皮浓软柔,实名燕腹。通脱本轻虚洁白,皮木脱除。
三者内似外殊,极易分别,名正言顺,何得悖违?只缘坚信耳闻,不复详考经意。错乱颠倒,莫觉其非。医误犹闲,病误深可悯也。

- 通草《本草蒙筌》
- 通草《本草备要》
- 通草《医学入门》
- 通草《汤液本草》
- 通草《证类本草》
- 通草《海药本草》
- 通草《顾松园医镜》
- 通草《吴普本草》
- 通草《本草求真》
- 通草《新修本草》
- 通草《本经逢原》
- 通草《本草经集注》
- 通草《本草从新》
- 通草《长沙药解》
- 通草《得配本草》
- 通草《药笼小品》
- 通草《本草便读》
- 通草《千金翼方》
- 通草《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通草《雷公炮制药性解》
- 通草《名医别录》
- 通草《本草纲目》
- 通草《本草分经》
- 通草《神农本草经》
- 通草《本草分经》
- 通便药《急诊医学》
- 通草《本草择要纲目》
- 通便秘方(华佗通便)《华佗神方》
- 通草《本草害利》
- 通便法《育婴家秘》
- 通草《本草撮要》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