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鱼
味甘,气温。无毒。池泽多生,在处俱有。色黑体促,肚大脊隆。原由稷米化成,故肚尚有米色,名因此得,小而耐寒。过半斤者方良,犯天门冬须记。同芥菜食成水肿,同砂糖食成疳虫。雉肉猪肝,尤勿共食。春二三月,切忌食头。煎用猪脂,大肠痈治效;烧以酱汁,诸恶疮涂痊。合 为羹,理胃弱食饮不下;和中补虚,拌面作 主肠 。水谷不调,禁痢止泻。纳食盐烧末,塞牙齿蛀。酿白矾烧灰,涩肠风血痢。(夏痢宜用,冬则不宜。)
头末(谟)按∶丹溪云∶诸鱼皆属火,惟鲫鱼属土,故能入阳明而有调胃实肠之功。若食多者,亦未尝不起火也。又云∶诸鱼无一息之停,故动风及动痰火。

- 鲫鱼《本草蒙筌》
- 鲫鱼《本草备要》
- 鲫鱼《本草易读》
- 鲫鱼《本草衍义》
- 鲫鱼《饮食须知》
- 鲫鱼《食疗本草》
- 鲫鱼《医学入门》
- 鲫鱼《新修本草》
- 鲫鱼《证类本草》
- 鲫鱼《饮膳正要》
- 鲫鱼《本草求真》
- 鲫鱼《食物疗法》
- 鲫鱼《本经逢原》
- 鲫鱼《玉楸药解》
- 鲫鱼《本草从新》
- 鲫鱼《千金翼方》
- 鲫鱼《得配本草》
- 鲫鱼《雷公炮制药性解》
- 鲫鱼《本草便读》
- 鲫鱼《本草纲目》
- 鲫鱼《本草分经》
- 稷米《滇南本草》
- 鲫鱼《本草择要纲目》
- 稷米《药性切用》
- 鲫鱼《本草撮要》
- 稷米《名医别录》
- 鲫鱼《药性切用》
- 稷米《证类本草》
- 鲫鱼《滇南本草》
- 稷米《医学入门》
- 鲫鱼(《名医别录》)《中医饮食营养学》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