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气
凡称气者,是香臭之气。其寒热温凉,是药之性。且如鹅条中云∶白鹅脂性冷,不可言其气冷也。况自有药性,论其四气,则是香臭腥臊,故不可以寒热温凉配之。如蒜、阿魏、鲍鱼、汗袜,则其气臭;鸡、鱼、鸭、蛇,则其气腥;狐狸肾、白马茎、近阴处、人中白,则其气臊;沉、檀、脑、麝,则其气香。如此方可以气言之。其古本序例中,并各条内气字,恐或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于义方允,仍寒热温凉四性。五味之中,每一味各有此四者,如辛之属,则有硝石、石膏、干姜、桂、附、半夏、细辛、薄荷、荆芥之类;甘之属,则有滑石、凝水石、饧饴、酒、枣、参、耆、甘草、干葛、粳米之类;苦之属,则有大黄、枳实、浓朴、酒、糯米、白术、麻黄、竹茹、栀子之类;咸之属,则有泽泻、犀角、阳起石、皂荚、文蛤、白华、水蛭、牡蛎之类;酸之属,则有商陆、苦酒、硫黄、乌梅、五味子、木瓜、芍药之类。此虽不足以尽举,大抵五味之中,皆有四者也。

- 四气《本草蒙筌》
- 四七汤《是斋百一选方》
- 四气《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 四七汤《瘴疟指南》
- 四气《医学读书记》
- 四七汤《汤头歌诀》
- 四气(四性)《中医名词词典》
- 四七汤《医方论》
- 四气兼中证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四七汤《外科理例》
- 四气论《古今医彻》
- 四七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四气逆从论《侣山堂类辩》
- 四七汤《妇人大全良方》
- 四气所伤论《古今医统大全》
- 四逆证五 太阴六《伤寒悬解》
- 四气所伤论《医经溯洄集》
- 四逆证四 少阴五《伤寒悬解》
- 四气调神《类经》
- 四逆证十五 少阴十六《伤寒悬解》
- 四气调神大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四逆证二十一 厥阴二十二《伤寒悬解》
- 四气调神大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 四逆证二十二 厥阴二十三《伤寒悬解》
- 四气调神大论篇《疡医大全》
- 四逆证二十八 厥阴二十九《伤寒悬解》
- 四气调神论《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四逆证二 阳明五十三《伤寒悬解》
- 四气调神论《素问悬解》
- 四逆证《伤寒总病论》
- 四气调神论《素问悬解》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