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茨菇根
味辛、苦。有小毒。俗呼金灯笼,多生沙湿地。初春萌孽,叶如韭叶长青;二月开花,状若灯笼色白。瓣有黑点,子结三棱。立夏才交,其苗即稿。依时掘地可得,迟久腐烂难寻。与老鸦蒜略同,在包裹上分别。蒜却无毛光秃,茨菇包裹有毛。得之去皮,生焙任消痈疽无名疔肿,散瘾疹有毒恶疮。蛇虺啮伤,并服神效。

- 山茨菇根《本草蒙筌》
- 山茨菇《冯氏锦囊秘录》
- 山慈姑《本草纲目》
- 山查子《本草蒙筌》
- 山慈姑《本草易读》
- 山查肉《药性切用》
- 山慈姑《本草从新》
- 山查《本草害利》
- 山慈姑《本草分经》
- 山查《本草从新》
- 山慈姑《本草乘雅半偈》
- 山查《本草备要》
- 山慈姑《滇南本草》
- 山查《药笼小品》
- 山慈菰《玉楸药解》
- 山茶花《滇南本草》
- 山慈菰《医学入门》
- 山茶花《药性切用》
- 山慈菰根《证类本草》
- 山茶花《本草撮要》
- 山慈菇《药笼小品》
- 山茶花《本草分经》
- 山慈菇《中药炮制》
- 山茶花《本草便读》
- 山慈菇《本草备要》
- 山茶花《中药学》
- 山慈菇《本草求真》
- 山茶花《得配本草》
- 山慈菇《本经逢原》
- 山茶花《本草从新》
- 山慈菇《得配本草》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