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味苦,气温、小寒。无毒。 及发根,用宜陈久。烧灰存性,入剂汤调。一名血余,补阴甚捷。口吐血、鼻流血、血闷、血晕、血痢、血淋,服之即止;燕口疮、豌豆疮、伤风、风 、惊热、惊痫,得此易痊。通关格五癃,利小便水道。 初剃胎发,血之嫩苗。
老景得之,甚补衰涸。 乱发常人落者,色黑润泽为良。烧制同前,血证亦用。止赤白痢,通大小便。或误吞发绕喉,取自己发灰,水调送下;倘破伤风入脑,加何首乌末,酒沃灌苏。又和诸药熬膏,可贴痈疽消肿。 篦下头垢,名百齿霜。为丸治淋闭不通,乃伤寒劳复;调膏疗吞咽酸水,并百魅鬼邪。竹木刺在肉中,津和涂即出;(飞丝眼点两 立效。)卒中酒毒蕈毒,酒化服渐安。(乳痈初起,酒服亦效。) 剪髭须烧灰,敷痈疮亦愈。
男阴毛若含口咽汁,蛇蛟毒不入腹伤人。

- 发《本草蒙筌》
- 发《本草备要》
- 发《冯氏锦囊秘录》
- 发《本草衍义》
- 发《保婴撮要》
- 发《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发《顾松园医镜》
- 发《新修本草》
- 发《本经逢原》
- 发《本草经集注》
- 发《伤寒大白》
- 发《中医词典》
- 发《回春录》
- 发《雷公炮制药性解》
- 发《本草崇原》
- 发《雷公炮炙论》
- 发《古今医彻》
- 二浊五淋病《傅青主男科》
- 发《名医别录》
- 二浊《中医词典》
- 发《本草分经》
- 二椎下《中医词典》
- 发《本草分经》
- 二至丸《医方论》
- 发《本草分经》
- 二至丸《冯氏锦囊秘录》
- 发《本草撮要》
- 二趾上《中医词典》
- 发《中医外科学》
- 二之气《儒门事亲》
- 发《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