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肉
味甘、微酸,气温。升也,阳也。无毒。木大连抱,叶茂不凋。结实缀枝,多满百斛。五月尽间盛熟,百鸟食之皆肥。因其枝弱蒂牢,人难摘取;必以锋刀利斧, (音利)
断其枝,故以荔枝名也。巴蜀岭南俱有,闽地产者独佳。壳若新罗纹,状类鸡卵;肉如白肪玉,味胜蜜糖。核小与鸡舌同,曝干留一年久。咸称珍果,甘美益人。悦颜容驱烦止渴,益智慧健气通神。丹溪又言∶此属阳,主散无形质滞气。瘤赘赤肿,多啖能消。过度虚热亦生,饮下蜜浆即解。花并根前咽,喉痹痛神方。核 存性酒调,治卒心痛疝痛。壳烧解秽,种痘宜求。木锯作梳,色赤坚劲。

- 荔枝肉《本草蒙筌》
- 荔枝肉《保健药膳》
- 荔枝肉《冯氏锦囊秘录》
- 荔枝酒《古代房中秘方》
- 荔枝肉《医学入门》
- 荔枝核《药性切用》
- 荔枝芍茶《茶饮保健》
- 荔枝核《本草撮要》
- 荔枝粥《保健药膳》
- 荔枝核《本草分经》
- 荔枝子《证类本草》
- 荔枝核《本草便读》
- 栎木皮《证类本草》
- 荔枝核《中药学》
- 栎炭火《本草分经》
- 荔枝核《本草从新》
- 疬串《中医词典》
- 荔枝核《顾松园医镜》
- 栗《服食导饵》
- 荔枝核《本草易读》
- 栗《本草纲目》
- 荔枝核《本草备要》
- 栗《千金翼方》
- 荔枝核《中药炮制》
- 栗《饮膳正要》
- 荔枝核《药笼小品》
- 栗《新修本草》
- 荔枝膏《饮膳正要》
- 栗《本草衍义》
- 荔枝茶《茶饮保健》
- 栗《本草备要》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