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子
味苦、涩,气平。无毒。木高一丈二丈,多植岭南江南。叶圆大如车轮,萃于木杪一匝为一节,重桑裹包。子黑作房,九月收采。阴干入剂,血证宜求。涩肠禁泄痢肠风,养血治崩中带下。其皮二旬一剥,转复上生;堪作睡荐雨衣,以充家用。药求陈者,烧研

- 棕榈子《本草蒙筌》
- 棕榈炭《中药学》
- 棕榈子《冯氏锦囊秘录》
- 棕榈皮《本草便读》
- 棕榈子《医学入门》
- 棕榈木《本草衍义》
- 棕榈子《证类本草》
- 棕榈毛《玉楸药解》
- 棕皮灰《本草易读》
- 棕榈《本草图经》
- 棕树根、棕子《滇南本草》
- 棕榈《本草乘雅半偈》
- 棕子喉《中医词典》
- 棕榈《本草撮要》
- 总按《中医词典》
- 棕榈《本草分经》
- 总补∶有毒不可食诸物《急救广生集》
- 棕榈《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总蛋白《常用化验值及意义》
- 棕榈《得配本草》
- 总附鼻涕鼻衄诸方论《原要论》
- 棕榈《本草从新》
- 总附咳嗽诸方论《原要论》
- 棕榈《本经逢原》
- 总附渴症诸方论《原要论》
- 棕榈《本草备要》
- 总观六经病欲解时《思考中医》
- 棕榈《本草纲目》
- 总护养法《景岳全书》
- 综述《妇产科学》
- 总筋《中医词典》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