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本草蒙筌》书籍目录

味苦、酸,气平、微寒。气薄味浓,可升可降,阴中之阳。有小毒。近道俱生,淮南独胜。开花虽颜色五品,入药惟赤白二根。山谷花叶单,根重实有力;家园花叶盛,根轻虚无能。反藜芦,恶硝斛。(芒硝石斛。)畏硝石龟甲小蓟,使乌药没药雷丸。入手太阴肺经,及足太阴脾脏。赤白因异,制治亦殊。赤芍药色应南方,能泻能散,生用正宜;白芍药色应西方,能补能收,酒炒才妙。(若补阴,洒浸日曝,勿见火。)赤利小便去热,消肿破积坚,主火盛眼疼要药;白和血脉缓中,固腠理止泻痢,为血虚腹痛捷方。已后数条,惟热加黄芩,寒加肉桂。与白术同用补脾,与参耆同用益气,与芎 同用泻肝。凡妇人产后诸病,切忌煎尝,因其酸寒,恐伐生发之性故也。倘不得已要用,桂酒(肉桂煎酒。)渍炒少加。血虚寒人,亦禁莫服。经云∶冬月减芍药,以避中寒,则可征矣。

(谟)按∶芍药何入手足太阴也?盖酸涩者为上,为收敛停湿之剂故尔。虽主手足太阴,终不离于收降之体。又至血海而入九地之下,直抵于足厥阴焉。气味酸收,又何利小便也?盖肾主大小二便,用此益阴滋湿,故小便得通。仲景治伤寒每多用者,抑非以其主寒热利小便乎?一说∶芍药本非通利之药,因其能停诸湿而益津液,故小便自利,于义亦通。又何谓缓中也?盖损其肝者缓其中,即调血止痛之谓。丹溪云∶芍药惟止血虚腹痛,然诸痛并宜辛散,此仅酸收,故致血调,血调则痛自止,岂非谓缓中耶?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蒙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蒙筌》书籍目录
  1. 芍药《本草蒙筌》
  2. 芍药《汤液本草》
  3. 芍药《证类本草》
  4. 芍药《本草衍义》
  5. 芍药《本草新编》
  6. 芍药《吴普本草》
  7. 芍药《本草思辨录》
  8. 芍药《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9. 芍药《本草崇原》
  10. 芍药《新修本草》
  11. 芍药《本草经解》
  12. 芍药《本草经集注》
  13. 芍药《本草经解》
  14. 芍药《长沙药解》
  15. 芍药《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16. 芍药《药笼小品》
  17. 芍药《名医别录》
  18. 芍药《千金翼方》
  19. 芍药《本草撮要》
  20. 芍药《雷公炮炙论》
  21. 芍药《侣山堂类辩》
  22. 芍药《本草纲目》
  23. 芍药《药鉴》
  24. 芍药《神农本草经》
  25. 芍药《药征》
  26. 芍姜茶《茶饮保健》
  27. 芍药《本草乘雅半偈》
  28. 烧灼灸《中医词典》
  29. 芍药《本草图经》
  30. 烧竹沥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31. 芍药(白赤)《本草择要纲目》

《本草蒙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