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
有单行者,不与诸药共剂,而独能攻补也,如方书所载独参汤、独桔汤之类是尔。有相须者,二药相宜,可兼用之也。有相使者,能为使卒,引达诸经也。此二者不必同类,如和羹调食,鱼肉、葱豉各有宜,合共相宜发足尔。有相恶者,彼有毒而我恶之也。有相畏者,我有能而彼畏之也。此二者不深为害,盖我虽恶彼,彼无忿心,彼之畏我,我能制伏。如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牛黄更良;黄耆畏防风,而黄耆得防风其功愈大之类是尔。有相反者,两相仇隙,必不可使和合也。如画家用雌黄胡粉相近便自黯,妒粉得雌则黑黄,雌得粉亦变之类是尔。有相杀者,中彼药毒,用此即能杀除也。如中蛇虺毒,必用雄黄;中雄黄毒,必用防己之类是尔。凡此七情共剂可否,一览即了然也。或云药有五味,以通五脏。肝藏魂而有怒,一也;肺藏魄而有忧,二也;心藏神而有喜,三也;脾藏意与智而有思,五也;肾藏精与志而有恐,七也。五味以治五脏,通有七情也。

- 七情《本草蒙筌》
- 七情《中医词典》
- 七情《中医基础理论》
- 七情《中医名词词典》
- 七情《冷庐医话》
- 七窍解《四圣心源》
- 七情寒热变化九气致病《灵素节注类编》
- 七窍《中医词典》
- 七情饥饱嗽《中医词典》
- 七窍《中医名词词典》
- 七情皆听命于心《友渔斋医话》
- 七气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七情考《叶选医衡》
- 七气叙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七情痢《中医词典》
- 七气丸《备急千金要方》
- 七情论《冯氏锦囊秘录》
- 七气汤《医方论》
- 七情脉《古今医统大全》
- 七气汤《仁术便览》
- 七情脉《轩岐救正论》
- 七气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七情内伤《医学真传》
- 七气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七情内伤痢《症因脉治》
- 七气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七情疝《中医词典》
- 七气汤《冯氏锦囊秘录》
- 七情伤感嗽《中医词典》
- 七气汤《备急千金要方》
- 七情所伤《外科理例》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