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味辛、气温、生温熟寒,性烈。浮也,阳中之阳。气薄味浓,体重而降。有大毒。生自巴郡,一名巴椒。反牵牛,恶 草。忌芦笋酱豉冷水,畏大黄藜芦黄连。得火为良,芫花为使。八月收采,连壳阴干。有荡涤攻击之能,诚斩关夺门之将。凡资治病,缓急宜分。急攻为通利水谷之方,去净皮心膜油生用;缓治为消摩坚积之剂,炒令烟尽黄黑熟加。(一说∶炒令黄黑似为太过,不如去心膜煮五度,换水各煮一沸佳。)虽可通肠,亦堪止泻,世所不能知也。丹溪云∶能去胃中寒积,无寒积者忌之。《本经》又云∶人吞一枚,便欲致死。鼠食三载,重三十斤。物性相耐,有如此夫!

- 巴豆《本草蒙筌》
- 巴豆《本草备要》
- 巴豆《本草易读》
- 巴豆《汤液本草》
- 巴豆《冯氏锦囊秘录》
- 巴豆《吴普本草》
- 巴豆《医学入门》
- 巴豆《新修本草》
- 巴豆《证类本草》
- 巴豆《本草经集注》
- 巴豆《顾松园医镜》
- 巴豆《中药炮制》
- 巴豆《本草求真》
- 巴豆《长沙药解》
- 巴豆《本经逢原》
- 巴豆《药笼小品》
- 巴豆《本草从新》
- 巴豆《千金翼方》
- 巴豆《得配本草》
- 巴豆《雷公炮制药性解》
- 巴豆《中药学》
- 巴豆《雷公炮炙论》
- 巴豆《本草崇原》
- 巴豆《本草纲目》
- 巴豆《本草便读》
- 巴豆《神农本草经》
- 巴豆《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巴旦杏仁《药性切用》
- 巴豆《名医别录》
- 巴旦杏仁《本草撮要》
- 巴豆《本草分经》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