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
味咸,气平。有小毒。一云无毒。岭南山中有,城墙树底多。首类虾蟆,背如蚕子。
尾长身短,颜色土黄。一雌一雄,自以名唤。行走无异 蜓,时常护惜尾稍。见欲取之,辄自啮断。采须全具,入药方灵。制宗雷公,去头足鳞鬣;雌雄并用,以酥炙研成。倘或鬻诸市家,务预口含少许。奔走百步,不喘方真。主肺虚声咳无休,治肺痿血咯不已。传尸劳疰悉逐,着体邪魅咸祛。仍通月经,更利水道。

- 蛤蚧《本草蒙筌》
- 蛤蚧《本草备要》
- 蛤蚧《本草易读》
- 蛤蚧《本草衍义》
- 蛤蚧《冯氏锦囊秘录》
- 蛤蚧《海药本草》
- 蛤蚧《医学入门》
- 蛤蚧《中药炮制》
- 蛤蚧《证类本草》
- 蛤蚧《玉楸药解》
- 蛤蚧《本草求真》
- 蛤蚧《雷公炮炙论》
- 蛤蚧《本草新编》
- 蛤蚧《本草纲目》
- 蛤蚧《本经逢原》
- 蛤粉丸《明目至宝》
- 蛤蚧《本草从新》
- 蛤粉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蛤蚧《得配本草》
- 蛤粉《本草撮要》
- 蛤蚧《中药学》
- 蛤粉《本草分经》
- 蛤蚧《本草便读》
- 蛤粉《本草分经》
- 蛤蚧《本草分经》
- 蛤粉《本草从新》
- 蛤蚧《本草分经》
- 蛤粉《本草备要》
- 蛤蚧《本草择要纲目》
- 蛤粉《玉楸药解》
- 蛤蚧《本草撮要》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