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泻
味甘、酸,气寒。气味俱浓,沉而降,阴也,阴中微阳。无毒。淮北虽生,不可入药。汉中所出,方可拯 。盖因形大而长,尾有两歧为异耳。但易蛀朽,须密收藏。制宗雷公,酒浸曝用。畏海蛤、文蛤二药,入太阳、少阳足经。君五苓散中,因其功长于行湿;佐八味丸内,引桂附等归就肾经。去阴汗大利小便,泻伏水微养新水。故经云∶除湿止渴圣药,通淋利水仙丹。久服轻身,多服昏目。叶状水脏,通血脉,行乳汁催生;实主风痹,除湿邪,强阴气益肾。服久无子,惟面生光。
(谟)按∶泽泻多服虽则昏目,暴服亦能明目。其义何也?盖味咸能泻伏水,则胞中留久陈积之物由之而去也。泻伏水,去留垢,故明目;小便利,肾气虚,故昏目。二者不可不知。

- 泽泻《本草蒙筌》
- 泽泻《本草备要》
- 泽泻《本草易读》
- 泽泻《汤液本草》
- 泽泻《冯氏锦囊秘录》
- 泽泻《本草衍义》
- 泽泻《医学入门》
- 泽泻《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泽泻《证类本草》
- 泽泻《新修本草》
- 泽泻《顾松园医镜》
- 泽泻《本草经集注》
- 泽泻《本草求真》
- 泽泻《中药炮制》
- 泽泻《本草新编》
- 泽泻《长沙药解》
- 泽泻《本经逢原》
- 泽泻《药笼小品》
- 泽泻《本草从新》
- 泽泻《千金翼方》
- 泽泻《得配本草》
- 泽泻《雷公炮制药性解》
- 泽泻《中药学》
- 泽泻《雷公炮炙论》
- 泽泻《本草思辨录》
- 泽泻《本草纲目》
- 泽泻《本草崇原》
- 泽泻《神农本草经》
- 泽泻《本草便读》
- 泽术麋衔散《医述》
- 泽泻《本草经解》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