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荭草
(即天蓼) 味咸,气微寒。无毒。一云味辛。有毒。虽生各处,多在水傍。苗茎高尺余,叶大色赤白。五月采实,用者最稀。去痹气,除恶疮,下水气,解消渴。去热明目,奇效咸臻。马蓼叶大同前,卑湿之地亦产。夏收采曝干入剂,主肠中虫蛭轻身。
水蓼生浅水中,大叶上有黑点。根茎并采,可用煎汤。捋脚止霍乱转筋,消香港脚肿满;吞服止蛇毒攻内,去 癖胀疼。水蛊黄肿腹膨,用蒸汗出立愈。二月勿食,伤肾弱阳。若合鱼 食之,令阴冷痛欲绝。

- 水荭草《本草蒙筌》
- 水红子《本草衍义》
- 水葫芦丸《是斋百一选方》
- 水红花子、荭草《滇南本草》
- 水花《证类本草》
- 水红花子《外科全生集》
- 水黄《中医词典》
- 水红花子《中药学》
- 水火《中医词典》
- 水红草《冯氏锦囊秘录》
- 水火《医述》
-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外科学总论》
- 水火《医学真传》
- 水和钠代谢紊乱《急诊医学》
- 水火不济《中医名词词典》
- 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病理生理学》
- 水火不济《中医词典》
- 水合氯醛《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水火分治《医学入门》
- 水合氯醛《医院药学》
- 水火分治一首(出玉匮密钥)《医经国小》
- 水寒射肺《中医词典》
- 水火共制法《中药炮制》
- 水寒射肺《中医名词词典》
- 水火立命论《冯氏锦囊秘录》
- 水龟《证类本草》
- 水火炼蜜法《韩氏医通》
- 水龟《本草纲目》
- 水火论《医贯》
- 水罐法《中医词典》
- 水火说《医碥》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