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味咸,气温。属水与土。无毒。濮阳范阳者最奇,兖州宣州者尤胜。他处虽产,总味不佳。秋采收藏,干生任意。
欲干收日曝,水气全消;(袋盛,风处吹干尤美。)欲生收沙藏,新鲜常在。蒸熟食滞气恋膈,生者食发气生虫。曝干食之,下气补益。小儿多食,令齿不生。专走肾经,堪治肾病。健腰足助力,浓肠胃耐饥。生嚼涂筋骨碎痛,(折伤断者。)消肿去瘀血神效。患风水气,切忌沾唇。栗榍系内三颗者为然,劈开取中一粒子才是。敷瘰肿散血,理筋骨风止疼。
毛壳疗肿毒火丹,烧灰敷;赤壳止反胃消渴,煮汁饮。研近肉薄皮和蜜涂面冷急缩亦奇。树白皮煮浓,主沙虱溪毒。数种小者,亦附其名。 真栗江湖多,子圆似豌豆粒。 莘栗桂阳出,实大如杏子仁。(《诗》云∶树之莘栗是也。) 茅栗遍生江南,似栗圆细。
旋栗惟产江北,顶圆末尖。 钩栗俗以甜槠呼,(又名巢钩子,)浓肠胃肥体。
槠栗人每苦槠唤,止泻痢健行。造粉亦佳,凉心益胃。皮叶入水煎汁,产血不止可尝。

- 栗《本草蒙筌》
- 栗《本草备要》
- 栗《本草易读》
- 栗《本草衍义》
- 栗《冯氏锦囊秘录》
- 栗《新修本草》
- 栗《医学入门》
- 栗《饮膳正要》
- 栗《证类本草》
- 栗《千金翼方》
- 栗《本草求真》
- 栗《本草纲目》
- 栗《本经逢原》
- 栗《服食导饵》
- 栗《本草从新》
- 疬串《中医词典》
- 栗《本草便读》
- 栎炭火《本草分经》
- 栗《名医别录》
- 栎木皮《证类本草》
- 栗《本草分经》
- 荔枝子《证类本草》
- 栗《本草撮要》
- 荔枝粥《保健药膳》
- 栗(补)《本草分经》
- 荔枝芍茶《茶饮保健》
- 栗子《玉楸药解》
- 荔枝肉《医学入门》
- 栗子《老年食养食疗》
- 荔枝肉《冯氏锦囊秘录》
- 栗子《食疗本草》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