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竹叶

《本草蒙筌》书籍目录

味甘、淡,气平、寒。阴中微阳。无毒。竹类颇多,难指何是。惟尝笋味,淡者为然。 竹、雷竹、水竹,味淡兼甜,治病第一。 竹、 竹,味皆纯淡,采用亦宜;苦竹、紫竹,苦辣而膻,不堪入药。东坡苏公云∶淡竹者对苦竹为文,除苦竹之外,皆淡竹也。迹此观之,足可征矣。逐上气咳逆,喘促,退虚热烦躁不眠。专凉心经,尤却风痉。(一种草类铁线,茎似嫩稷,叶长尺余,亦名淡竹叶,俗多采,利小水,治喉痹等证并神效。)止消渴神明,轻身益气。皮茹削去青色,惟取向里黄皮。主胃热呃逆殊功,疗噎膈哎哕神效。

败船茹原亦竹皮刮下,大 用程漏处极多。取干煮之,亦止诸血。烧取竹沥,与荆沥同。横锯截尺余,直劈作数块。两砖架起,紧火中烘。沥从两头流出,少加姜汁调服。(每沥一杯,加生姜自然汁二匙。)却阴虚发热,理中风噤牙。小儿天吊惊痫,入口便定;妇人胎产闷晕,下咽即苏。《衍义》云∶胎前不损子,产后不得虚。止惊悸,却痰涎。

痰在手足四肢,非此不达;痰在皮里膜外,有此可驱。但世俗反以大寒,置疑不用。殊不知系火 出,又佐姜汁,有何寒乎?竹肉状如肉脔,每生苦竹枝上。鸡蛋般大,生啖毒多。戟人喉颡来红,且令爪甲变黑。须灰汁煮炼三度,然后依常菜食之。杀三虫,破老血。别有功效,人未尽知。竹蓐惟盛夏间,状类鹿角色白。系慈竹逢雨滋润,每滴汁着地发生。同赤白治验。节内黄粉,即天竺黄。(俗云天竺国生,非也。)旋飞尘沙结成,老竹间或可得。形类黄土,一名竹膏。

治小儿急慢惊抽,疗肥人卒暴风中。镇心明目,解热驱邪。竹笋发气托痘疮,更止消渴利小水。

桃竹笋苦有毒,(赖笋不成竹者,俗谓顽笋是也。)用捣成膏;六畜皮肉生蛆,纳入尽出。灰汁煮才可食,不尔亦戟人喉。更有仙人杖味咸,是笋成竹时立死。色黑如漆,收宜夏初。惟苦 竹多生,专生哕气呕逆。大人翻胃反食,以虱入腹为病。状如症瘕,煮服即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本草蒙筌》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本草蒙筌》书籍目录
  1. 淡竹叶《本草蒙筌》
  2. 淡竹叶《本草备要》
  3. 淡竹叶《本草易读》
  4. 淡竹叶《汤液本草》
  5. 淡竹叶《本草易读》
  6. 淡竹叶《中药炮制》
  7. 淡竹叶《冯氏锦囊秘录》
  8. 淡竹叶《玉楸药解》
  9. 淡竹叶《顾松园医镜》
  10. 淡竹叶《千金翼方》
  11. 淡竹叶《本经逢原》
  12. 淡竹叶《本草纲目》
  13. 淡竹叶《本草从新》
  14. 淡竹茹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5. 淡竹叶《得配本草》
  16. 淡竹茹汤《备急千金要方》
  17. 淡竹叶《得配本草》
  18. 淡竹茹《本草易读》
  19. 淡竹叶《中药学》
  20. 淡竹沥《本草易读》
  21. 淡竹叶《本草便读》
  22. 淡竹回生《友渔斋医话》
  23. 淡竹叶《名医别录》
  24. 淡滞定虚实歌《推拿抉微》
  25. 淡竹叶《本草分经》
  26. 淡滞定虚实歌《幼幼集成》
  27. 淡竹叶《本草择要纲目》
  28. 淡饮《中医词典》
  29. 淡竹叶《本草撮要》
  30. 淡吴萸《本草害利》
  31. 淡竹叶《外科全生集》

《本草蒙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