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三棱
味苦、辛,气平。阴中之阳。无毒。生荆襄陂泽,近霜降采根。状若鲫鱼,黄白体重者美∶面包火炮,加醋复炒过灵。色白属在气边,专破血中之气。故消症瘕血块证,兼驱积聚气滞疼。虚者忌煎,恐损真气。仍有三种,亦附其名。黑三棱色若乌梅轻松,去皮鸡爪屈曲,根上生根。石三棱色黄体重,坚硬如石。总消积气,主治相同。

- 京三棱《本草蒙筌》
- 京门(一名气俞,一名气府)《针灸大成》
- 京三棱《冯氏锦囊秘录》
- 京门《针灸学》
- 京三棱《医学入门》
- 京门《中医词典》
- 京三棱《证类本草》
- 京骨(原穴)《子午流注说难》
- 京三棱《顾松园医镜》
- 京骨《针灸学》
- 京三棱《医方考》
- 京骨《中医词典》
- 京三棱《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京骨《中医名词词典》
- 京三棱《本草撮要》
- 京骨《针灸大成》
- 京三棱《本草图经》
- 京半夏《中药炮制》
- 京三棱散《妇人大全良方》
- 茎纵《中医词典》
- 京师水火说《景岳全书》
- 茎肿痛《幼科铁镜》
- 泾溲《中医词典》
- 茎叶《本草易读》
- 泾溲不利《中医名词词典》
- 茎叶《本草易读》
- 经《中医名词词典》
- 茎突咽肌支《人体解剖学》
- 经《中医词典》
- 茎缩《中医词典》
- 经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分子基础《细胞和分子免疫学》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