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胡索
(即玄胡索) 味辛、苦,气温。无毒。来自安东,(县名,属南直隶。)生从奚国。因避宋讳,改玄为延。形类半夏色黄,用须炒过咀片。专入太阴脾肺,一云又走肝经。调月水气滞血凝,止产后血冲备晕。跌扑下血、淋露崩中,心腹卒疼、小腹胀痛,并治之而即效也。

- 延胡索《本草蒙筌》
- 延胡索《本草备要》
- 延胡索《冯氏锦囊秘录》
- 延胡索《汤液本草》
- 延胡索《证类本草》
- 延胡索《海药本草》
- 延胡索《本草求真》
- 延胡索《中药炮制》
- 延胡索《妇人大全良方》
- 延胡索《玉楸药解》
- 延胡索《本草新编》
- 延胡索《药笼小品》
- 延胡索《本经逢原》
- 延胡索《本草纲目》
- 延胡索《本草从新》
- 延胡散《博济方》
- 延胡索《得配本草》
- 延胡散《奇方类编》
- 延胡索《中药学》
- 延胡散《妇人大全良方》
- 延胡索《本草便读》
- 延胡金铃茶《茶饮保健》
- 延胡索《本草经解》
- 延归茶《茶饮保健》
- 延胡索《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湮尻疮《外科启玄》
- 延胡索《本草分经》
- 湮尻(kāo)《中医词典》
- 延胡索《本草分经》
- 淹溺《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延胡索《本草分经》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