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
味辛、甘、酸,气温而平。阴中之阳。无毒。地土各处俱种,胭脂赤者为良。驴食脚轻,人食脚重。外科称要剂,香港脚为捷方。散痈肿,末调鸡子清箍;下水气,末入通草汤服。小儿急黄烂疮,取汁洗之,不过三度;大人酒醉燥热,煎汁饮下,只消一瓯。和桑白皮煎,治湿痹延手足胀大;同活鲤鱼煮,疗香港脚入脐腹突高。但专利水逐津,久服令人枯燥。
赤豆粉解油衣沾缀,赤豆叶止小便数频。腐婢花名,因气腐臭,虽称卑贱,解酒诚良。共葛酒多不醉。又种绿豆,粒小而圆。味甘皮寒肉平,能行十二经络。煎汤解酒毒,烦热兼除;作粉敷肿痈,丹毒且压。益气力,润皮肉,浓肠胃,养精神。五脏能和,常食不忌。筑枕夜卧,明目疏风。
花采曝收藏,解酲汤亦用。
白豆色白,气味平咸。因走肾经,故云肾谷。(孙思邈曰∶此肾家谷,肾病宜食。)杀鬼气益肾,暖肠胃调中。
叶下气,和五脏尤灵,嫩作蔬,生啖之益妙。豌豆即蚕豆别号,益中而荣卫兼调。
作酱弥佳,发气须记。

- 赤小豆《本草蒙筌》
- 赤小豆《本草备要》
- 赤小豆《本草易读》
- 赤小豆《汤液本草》
- 赤小豆《饮食须知》
- 赤小豆《本草衍义》
- 赤小豆《冯氏锦囊秘录》
- 赤小豆《食疗本草》
- 赤小豆《医学入门》
- 赤小豆《吴普本草》
- 赤小豆《证类本草》
- 赤小豆《新修本草》
- 赤小豆《本草求真》
- 赤小豆《饮膳正要》
- 赤小豆《本草新编》
- 赤小豆《食物疗法》
- 赤小豆《本草从新》
- 赤小豆《长沙药解》
- 赤小豆《得配本草》
- 赤小豆《药笼小品》
- 赤小豆《中药学》
- 赤小豆《千金翼方》
- 赤小豆《本草崇原》
- 赤小豆《雷公炮制药性解》
- 赤小豆《本草便读》
- 赤小豆《本草纲目》
- 赤小豆《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赤小豆《神农本草经》
- 赤小豆《名医别录》
- 赤硝《长沙药解》
- 赤小豆《本草分经》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