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
味辛、苦,气温、大热。气味俱浓,可升可降,阳中阴也。有小毒。所产吴地独妙,故加吴字为名。重阳采收,依法精制。汤泡苦汁七次,烘干杵碎才煎。畏紫白石英,恶丹参硝石。用蓼实为使,入肺脾肾经。主咽嗌寒气,噎塞不通。散胸膈冷气,窒塞不利。
驱脾胃停寒,脐腹成阵绞痛。逐膀胱受湿,阴囊作疝剜疼。开腠理,解风邪。止呕逆,除霍乱。仍顺折肝木之性,治吞吐酸水如神。厥阴头疼,引经必用。气猛不宜多食,令人目瞪口开。若久服之,亦损元气。
肠虚泄者,尤忌沾唇,为速下气故尔。根 寸白三虫,煎服即出;衔口立通。并择向在东南,取之方获效验。

- 吴茱萸《本草蒙筌》
- 吴茱萸《本草备要》
- 吴茱萸《本草易读》
- 吴茱萸《汤液本草》
- 吴茱萸《冯氏锦囊秘录》
- 吴茱萸《本草衍义》
- 吴茱萸《医学入门》
- 吴茱萸《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吴茱萸《证类本草》
- 吴茱萸《新修本草》
- 吴茱萸《顾松园医镜》
- 吴茱萸《本草经集注》
- 吴茱萸《本草求真》
- 吴茱萸《中药炮制》
- 吴茱萸《本草新编》
- 吴茱萸《长沙药解》
- 吴茱萸《本经逢原》
- 吴茱萸《药笼小品》
- 吴茱萸《本草从新》
- 吴茱萸《千金翼方》
- 吴茱萸《得配本草》
- 吴茱萸《雷公炮制药性解》
- 吴茱萸《中药学》
- 吴茱萸《神农本草经》
- 吴茱萸《本草思辨录》
- 吴朱萸汤(加减吴朱萸汤)《妇人大全良方》
- 吴茱萸《本草崇原》
- 吴州《中医词典》
- 吴茱萸《本草便读》
- 吴仲峰脾泄《孙文垣医案》
- 吴茱萸《本草经解》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