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榆
味苦、甘、酸,气微寒,气味俱薄。阴中阳也。无毒。山谷俱有生长,八月采根曝干。恶麦门冬,宜人头发。虽理血病,惟治下焦。止妇人带下崩中,及月经不断;却小儿疳热泻痢,驱积瘀时行。止痔 来红,禁肠风下血。散乳 ,愈金疮。因性沉寒,故诸血热者可用。倘若虚寒水泻冷痢,切宜忌之。
第一卷五加皮款后,(谟)按∶宜参看。

- 地榆《本草蒙筌》
- 地榆《本草备要》
- 地榆《本草易读》
- 地榆《汤液本草》
- 地榆《冯氏锦囊秘录》
- 地榆《本草衍义》
- 地榆《医学入门》
- 地榆《新修本草》
- 地榆《证类本草》
- 地榆《本草经集注》
- 地榆《顾松园医镜》
- 地榆《中药炮制》
- 地榆《本草求真》
- 地榆《玉楸药解》
- 地榆《本草新编》
- 地榆《药笼小品》
- 地榆《本经逢原》
- 地榆《千金翼方》
- 地榆《本草从新》
- 地榆《雷公炮制药性解》
- 地榆《得配本草》
- 地榆《本草纲目》
- 地榆《中药学》
- 地榆《神农本草经》
- 地榆《本草崇原》
- 地涌金莲《滇南本草》
- 地榆《本草便读》
- 地缨子(土细辛)《滇南本草》
- 地榆《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地缨子《滇南本草》
- 地榆《名医别录》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