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核仁
(使) 味苦、甘,气平。苦重于甘,阴中阳也。无毒。远近乡落,处处有之。山谷自生者为佳,杂木相接者勿用。(如李接桃之类,实虽肥美,殊失本性。)七月采实,劈核取仁。泡去皮尖,研皮泥烂。(古方谓桃仁泥。)入手厥阴包络,及足厥阴肝经。润大肠血燥难便,去小腹血凝成块。逐瘀血止痛,生新血通经。盖苦以破气,甘能生新血故也。《衍义》云∶柏子仁、火麻仁、松子仁等分同研,熔蜡和圆。治老人虚闭殊功,疗中焦蓄血立效。花收益颜色,驱水肿石淋,渍酒尝仍却百病;叶煮熏头风,杀鬼疰精物,铺席卧又辟不详。
枝枕睡不忘,开聪明于耳目。(载《圣惠方》。)用戊子日。取东引桃枝或着衣带中亦效。实恣啖作热,发丹石于心胸。(肺病宜食,生者损人,食讫入水浴成淋。人食桃致病,收桃枭烧灰服,暂吐即愈。)桃枭系自干桃奴,着树不落者是。春秋采取,辟恶杀邪。吐血用之烧灰,米汤调服立止。桃胶乃树中流汁,凝如琥珀者奇。秋后刮之,下淋破血。中恶炼之日服,诚能保中不饥。桃蠹食皮长虫,亦杀鬼恶;桃毛桃上毛羽,更破症坚。树白皮 生齿间。
桃寄生疗虫中腹内。
(谟)按∶桃者,五木之精,故能辟恶。凡患尸疰鬼疰,一切染崇之病,采枝击体,亦能杀邪。正犹新春,家家门上用作符板,无非厌驱邪气,使鬼畏也。

- 桃核仁《本草蒙筌》
- 桃核仁《本草衍义》
- 桃核仁《证类本草》
- 桃核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桃核仁《本草新编》
- 桃核仁《新修本草》
- 桃核仁《本草乘雅半偈》
- 桃核仁《千金翼方》
- 桃红(丸)《博济方》
- 桃核仁《神农本草经》
- 桃红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桃核承气证一 太阳四十四《伤寒悬解》
- 桃红散《是斋百一选方》
- 桃核承气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桃红散《是斋百一选方》
- 桃核承气汤证其一《经方实验录》
- 桃红汤(加减桃红汤)《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桃核承气汤证其三(附列门人治验)《经方实验录》
- 桃红汤(加减桃红汤)《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桃核承气汤证其二《经方实验录》
- 桃花《雷公炮炙论》
- 桃核承气汤方《伤寒论》
- 桃花《千金翼方》
- 桃核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 桃花斑《中医词典》
- 桃核承气汤《伤寒括要》
- 桃花粉《毓麟验方》
- 桃核承气汤《伤寒寻源》
- 桃花散《救伤秘旨》
- 桃核承气汤《医学心悟》
- 桃花散《妇人大全良方》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