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蕉根
味甘,气大寒。无毒。种类不一,地产亦殊。川蜀者作花,大萼堪观;(卷叶中抽干作花,初生大萼,如倒垂菡萏。)闽广者结实,极美可啖。他处虽有,花实俱无。近岁都下往往种之,并系芭蕉茎叶颇同,实非其一种也。此指有子者为是,须待立秋后采根。绞汁服,主天行狂热闷烦、误服金石燥渴、产后胀闷,奇效悉臻;捣烂敷,去小儿赤游丹毒、大人发背痈疽、风疹头疮,神功立应。蕉油在于皮内,竹筒插入吸来。(如取漆法。)
烦渴饮差,须发涂黑。暗风痫闷晕欲倒,急饮下一吐便苏。子生青、熟黄,可曝干,寄远北地,以熟取仁,润心肺生津,通血脉填髓。芭蕉根性虽相类,医方内不载拯 。但吸其油,亦能黑发。

- 甘蕉根《本草蒙筌》
- 甘蕉根《新修本草》
- 甘蕉根《证类本草》
- 甘蕉根《本草经集注》
- 甘蕉根《顾松园医镜》
- 甘蕉根《千金翼方》
- 甘蕉根《得配本草》
- 甘蕉《本经逢原》
- 甘蕉根《本草便读》
- 甘蕉《食疗本草》
- 甘蕉根《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甘蕉《本草纲目》
- 甘蕉根《名医别录》
- 甘焦根《医学入门》
- 甘蕉根《本草图经》
- 甘焦根《冯氏锦囊秘录》
- 甘疽《中医名词词典》
- 甘家白药《证类本草》
- 甘疽《中医词典》
- 甘化《中医词典》
- 甘疽《医宗金鉴》
- 甘寒滋润《中医词典》
- 甘疽《证治准绳·疡医》
- 甘寒滋润《中医名词词典》
- 甘疽《外科心法要诀》
- 甘寒生津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甘疽门主论《疡医大全》
- 甘寒生津《中医词典》
- 甘疽内溃《医门补要》
- 甘寒生津《中医名词词典》
- 甘桔防风汤《医方考》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