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黄
味辛、甘,气平。无毒。种虽山畜,形类家猪。但毛褐口露撩牙,腹小足奔长步为异尔。凡及三岁,胆内有黄。状与枣核相侔,得之摩水可服。疗小儿客忤天吊,疳胀亦驱;主大人鬼疰癫痫,金疮总愈。膏和酒立通乳汁,服十朝可供三四婴孩;肉作羹(雌者肉美。)
峻补肌肤,食半月令人一身虚胖。齿去蛇虫咬毒立效,烧研服之;胆除烦热邪气殊功,取汁咽下。脂油悦颜色,并敷风肿疥癣,通乳亦能;冬月陈者炒。外肾止带崩,仍治血痢肠风,须烧存性。(研细调米饮下。)毫猪号为刚鬣,其种自孕而生。(故曰厥体兼资,自为牝牡者是也。)颈上如笈大毫,白而端黑;长七、八寸,入肉处仅二、三分,中间白处常隐而不见,但见其黑鬃耳。怒则激去射物,恃此为能。人以出类奇之,故借毫取名也。肉多膏味亦甘美,煮作馔食勿遇餐。能利大便,仍发风气。肚诚要药,医者宜求。烘燥烧灰,和肚屎共研作末;分匀调酒,每空心顿服二钱。能驱酒疸目黄,专消水肿腹胀。热胀易效,冷胀难瘳。盖此猪日食苦参,致屎性大冷故尔。江猪产于江内,味酸性气平温。捕者得来,肉堪作 。(入口略有腥气。)慎勿多啖,体重难当。脂和五味煮脓,取汁顿饮;亦健脾胃进食,仍补虚羸。

- 野猪黄《本草蒙筌》
- 野猪黄《本草衍义》
- 野猪黄《证类本草》
- 野猪黄《新修本草》
- 野猪肉《饮膳正要》
- 野猪黄《千金翼方》
- 野猪肉《饮食须知》
- 野猪《食疗方》
- 野猪肉《医学入门》
- 野猪《食疗本草》
- 野猪尾《证类本草》
- 野猪《饮膳正要》
- 业务技术指导和培训制度《医院药学》
- 野猪《本草纲目》
- 叶《本经逢原》
- 野战麻醉原则《外科学总论》
- 叶《名医别录》
- 野灶丹《幼幼新书》
- 叶《名医别录》
- 野芫荽《本草易读》
- 叶茶山《中医词典》
- 野芋毒《急救便方》
- 叶传古《中医词典》
- 野杨梅《医门补要》
- 叶大廉《中医词典》
- 野烟《滇南本草》
- 叶德培《中医词典》
- 野鸭肉《本草蒙筌》
- 叶法善《中医词典》
- 野鸭()、鸭《食疗本草》
- 叶桂《中医词典》
《本草蒙筌》
- 作者:陈嘉谟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总论
- 卷之一
- 草部上
- 卷之二
- 草部中
- 卷之三
- 草部下
- 卷之四
- 木部
- 卷之五
- 卷之六
- 卷之七
- 卷之八
- 卷之九
- 卷之十
- 卷之十一
- 卷之十二